“胡說,你小小年紀,知道什么。”韓君亦說道。
“那你們剛才在這里商議什么,那個治安官明顯就是秘密安插的,連他都不顧暴露來了,是不是要有行動,危險嗎”韓芷薇繼續問道。
韓君亦見搪塞不過去,說道“是有行動,動刀動槍的,你參與不進來,爹也不直接參與。”
“哦,是不是和阿武哥有關,你們要去救他了嗎”韓芷薇信了韓君亦的話,開心的問道。
“你別管了,好好讀你的書,過幾日就有好消息了。”韓君亦不想多說,說的越多,錯漏就越多。
御書房。
“這些資料是從哪里得到的”李明勛手里拿著厚厚的一沓資料,詫異的問向自己的二兒子。
“這是兒臣這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收集而來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李君華小心說道。
李明勛又看了幾頁,越發感覺不對。因為太子年紀已經不小了,李明勛已經嘗試讓他參與政務,平日里在身邊不少提點,但能力如何還是要看做事,李明勛索性在侍從室下給太子安排了一件任務,擔任參謀,收集古往今來中原王朝征伐漠北的史料,吸取前人經驗,原本只是想讓因為進入青春期有些躁動的兒子安靜下來,不曾想太子總結的資料不僅極為豐富,條條有理,而且很是詳實,有些好似是親生經歷一般。
中原王朝漠北用兵自古就有,而李君華收集的多是成功案例,從漢朝封狼居胥到明成祖五伐蒙古,跨度極大,但受限于中國史書惜字如金的特性,一次史詩般的勝利往往只有千余字甚至幾百字的記錄,這些資料用作軍事資料很不合格,而且各類史料之間相互之間還有出入,因此這些偉大的戰爭資料只占據了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則是細致的描述。
“這些和這些,是哪里得到的”李明勛拿出一沓表格,上面清楚的列舉一支兩萬
余人的軍隊從京城出發向北進入漠北的克魯倫河流域,所準備的糧草、車馬數量,行進路線及注意事項,顯然這在史料中是找不到的。
李君華瞅了一眼,小聲說道“回父皇的話,這是兒臣在昌平取來的。”
“細細說來。”這種詳實的資料實在重要,李明勛不禁深入問道。
李君華說道“這實際是滿清偽豫親王多鐸平定喀爾喀三部所支持的騰機思叛亂之事,兒臣查閱各種史料,發現這一仗是距今最
近的戰爭,多鐸憑借兩萬余兵飛馳漠北連敗喀爾喀三部,并在決戰中大敗喀爾喀聯軍五萬余,迫使喀爾喀降順滿清。
因為距今不過二十年,多鐸雖死,但當年隨征的滿蒙八旗將領尚未凋零,而偽清兵部、戶部等調兵輸糧的資料也尚在,因此兒臣便一面派人把當時的各類資料搜尋來,又帶幾個書記官去了一趟昌平,找到了幾個親歷此事的將領詢問,整合之后,便有了這份資料。”
“君華,你做的很好,雖說資料整理的粗糙些,但這個態度卻是極好的。”李明勛不禁夸贊了兒子。
身為皇帝,李明勛其實很清楚,帝國建立后,軍中上下都充斥著對滿清的蔑視,這種蔑視一方面是戰爭結果的彰顯,一方面卻是自大的表現。如果讓統帥部、理藩院或者陸軍部去做這類事,他們肯定不會把敗軍之將的經驗當成一回事的。
父子二人正聊著,李君威悻悻走了進來,看到李明勛,摸了摸腦袋尷尬的說道“母后沒喝藥。”
“我就說你也勸不動吧。”李明勛聳肩說道。
自昨日起,皇后就是生病不出,卻也是不喝藥,誰勸都不聽,李君威本來以為自己可以耍耍寶撒撒嬌讓皇后吃藥,卻也是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