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多擔待些吧。”林君弘也是有些不好意思,連道了不是后,說道“今日御前答對,說起如何向朝廷向國民交代,太子和英王似乎都不合老爺子的心思,老爺子心里是個什么計較,何長官
可否為晚輩解疑答惑”
何文希呵呵一笑,說道“方才你也說了,安全局在改制,由對外情報為主轉向對內監控,你說,改制最大的阻力在哪里”
“內閣”林君弘問。
何文希攤手說道“內閣有什么阻力,內閣成員都是由皇帝定的,收拾內閣的人還用安全局么,一張圣旨就搞定了。”
“那就是國會了”林君弘道。
何文希點點頭“是的,就是國會,議院的議員和元老院的勛貴都不情愿自己的腦袋隨時懸著一口閘刀,安全局對內的權柄越大,他們的后脖頸就越發涼,這群人嘴上都喊著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但其實對到手的權柄和利益把控的死死的,而對抗皇上加強安全局權柄的方式就是預算批準。皇上北伐要軍費,他們就說開源節流,節流嘛就縮減其他預算,兩年來,被砍的最多的就是安全局預算,元老院不肯批預算案,議院還不斷提請安全局財政公開,甚至要對安全局行使監察權。皇上對此是不厭其煩,先是潼關刺殺,又是英王遇刺,兩件大案正是讓那群烏鴉嘴閉嘴的好機會。”
林君弘這才明白過來,皇帝的心思不是說給國民什么交代,而是借題發揮,順利完成安全局改制,監控全國,確實,宗王幾次遇刺,沒有比這更好的借口了。
“那這個交代,該如何交代”林君弘討教道。
何文希顯然胸有成竹,但就是不明說,他拍拍林君弘的肩膀,開了車門,說道“具體怎么操作,你和太子去想吧,就一個原則,鬧的越大越好,越玄乎越好。”
說罷,何文希笑著離去,而林君弘到了東宮,把何文希的話告知了李君華,李君華皺眉說道“鬧的越大越好若是鬧大,還是不知招惹多少是非。”
林君弘見太子仍有婦人之仁,提醒道“太子,你是儲君,將來要繼承皇位的,皇上不止一次的說過,他如今的地位來源于幾十年來積攢的威權,而您繼位后呢,一沒有皇上的威望,二也沒有足夠的戰爭機會讓您去積攢威望。若再沒有強力手段和機構,那您對帝國的影響力就太小了,若想成就偉業,如何能沒有權力呢,難道您就想做一虛君,一生碌碌無為嗎”
李君華一時猶豫,他雖不想似李明勛那樣東征西討,立下蓋世武勛,但也想繼位之后,大展拳腳,創下盛世偉業,然而,只有充足的權力能讓夢想變成現實,猶豫之時,林君弘又說“安全局再怎么著也可以披上法律的外衣,如果沒有這個強力機構,您能依賴的就只有軍隊了,那可更為恐怖
。”
“好吧,那你說如何給這件事定性。”李君華打斷了林君弘的話。
林君弘道“很簡單,這次刺殺無論事實如何,對外的口徑都要一致,那就是刺殺英王是朱明復國主義者勾結漠北的滿清余孽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