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勛微微搖頭,林君弘在他眼里沒有什么該死不該死的,他問道“我且問你一句,這一次英王遇刺,各衙門所解送安全局的疑犯,有幾人死在獄中”
林君弘想了想,說“已有三人。”
“好,三人中,幾人因刑訊逼供而死”李明勛再問。
林君弘堅定的搖搖頭“并無一人,這些人都是嫌疑較大的,進了安全局尚未接受詢問,便因重傷而死。”
李明勛微微點頭“現在你明白我為什么讓你主管這件事了吧。”
林君弘顯然已經跟不上皇帝的節奏,甚至于發現自己弄錯了重點,皇帝似乎沒有揪住進程緩慢的事情而不放,反而在提點自己,他想了想,說道“請皇上提點。”
李明勛道“你是我的義子,皇室宗王,也是與太子一道長大的,安全局這等要緊的衙門,你握在手中,我與太子都安心,但這只是其一,還有一宗,便是你自幼長于殷實富貴人家,亦是飲食男女,身上已有王爵,在安全局中供職,便是有私心,也不會不擇手段。”
李明勛說著站起身來“安全局的官員多是原來軍事情報官員出身,或索性是出身軍旅,入主京城后,為稽查管控,更是拉了不少大明錦衣衛、滿清鑾儀衛進來,這些人做事不擇手段,陰狠毒辣,他們好用,但用的人心驚膽寒。他們只知道完成皇命,不在乎人的性命,安全局又不受其他法務衙門管轄,這群人的眼里沒有什么無辜有罪,只看有用無用,早些年,我并不在乎這些,大丈夫做
事不能被小節拘束,可朱明復國主義者屢屢出現,倒是給我提了一個醒,冤假錯案害人啊,殺戮、清算、流放,到處都有冤死的,時移世易,時局已經穩定,再如此胡作非為就不好了,這也是安全局改制一個重點。”
林君弘聽著這些話,一時竟是手足無措,感覺眼前的皇帝是陌生的。
皇帝素來只給他兩種印象,于國事大事殺伐果決,謀略無雙,于家事私情,膝下子女,卻是慈愛溫和,可以說,從未有人把仁德二字套
在當今皇帝的頭上,古往今來,開國的皇帝哪有仁德之君呢。
但是今天呢,皇帝開始心疼那些被冤枉迫害的人了,哪怕他們曾經是敵人,放在過往,這種行為肯定被人認為是婦人之仁的,他也明白皇帝選擇自己的原因,除了親厚,那就是自己和太子一樣,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珍重每一條生命,不濫殺,不妄刑。
見義子滿臉不相信,李明勛嘆息一聲,摸了摸自己的白了大半的頭發“我老了,年老多情,耳根子也軟了,心里沒有什么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每當安靜下來,總是想自己誤傷了多少人性命,造了多少孽,犯了什么錯。”
林君弘聽著,已經淚如雨下,這就是英雄遲暮嗎這位驅逐韃甪恢復中華的偉大帝王非但沒有沉浸在曾經的榮耀中,反而在為以往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而自責,他的夢中是什么場景
是草業初創時,移民海上遭遇海難而無力掙扎。
是抵達海外,被各種熱帶疾病折磨的凄慘。
是因為他一個指揮失誤,而造成的尸山血海。
是出入陸地,燒房毀屋而致的斷壁殘垣。
是大規模清算時候的妻離子算。
是千里萬里流放時的路有凍死骨。
是那些為了復仇而死在新朝兵卒槍彈下的死士。
是那些慘被牽連,朝陽門內外的遍地尸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