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勛的話引起一片嘩然,大家都知道,既然皇帝如此說,北伐的事就再無法插手了,眼前這位開國帝王的最后一場戰爭,理應有一場完美的落幕演出。
無人應話之后,李明勛對長子說道“可以開始了。”
巨幅地圖從一側緩緩放下,與作戰處的那幅一樣巨大,涵蓋的范圍也是如此,只不過地圖再一次被修改,諸多機密信息標注其上,而五根猩紅箭頭尤為引人注目,它們從帝國的各個綏靖區出發,從東、南、西三面開始,直指漠北。
“這就是統帥部聯合侍從室、理藩院、陸軍、安全局等各部門制定的五路進攻計劃,現在由我向諸位進行細致的講解。北伐五路同時進攻,五路分別是左右兩翼軍、東西兩路軍和皇上親率的中軍。”李君度接過了指揮棒,坦然看向眾人。
中軍自然是皇帝親率的大軍,從京城出發,自古北口、獨石口進入燕北綏靖區,與綏靖區的藩兵匯合之后,從錫林郭勒草原沿著大興安嶺西麓前進,目標則是克魯倫河這條蒙古人母親河兩岸的區域,這也是清軍重兵囤積之地。
而東路軍則是從齊齊哈爾綏靖區出發,以藩兵和直轄旗佐兵馬為主,匯聚吉林、寧古塔和齊齊哈爾三個綏靖區的主力,另有部分陸軍主力部隊配合,這支軍隊的規模就要了許多,以騎兵為主,翻越大興安嶺后,兵鋒直指呼倫貝爾草原。
西路軍的則是云中綏靖區的歸化城,這是一支和中路軍一樣規模巨大戰力強橫的軍隊,也是五路北伐中,地位最高,任務最重,戰略意義最大的一路軍隊。西路軍最大的困難就是穿越瀚海戈壁,抵達漠北,其從歸化城出發,先向西抵達后套,繼而向北,穿越戈壁灘,抵達翁金河畔,而西路軍的目標則是原喀爾喀蒙古中土謝圖部所在的和林地區,這也是曾經蒙古帝國的首都,而清廷大部分時間都在此地越冬,既是水草豐美之地,又遠離帝國。
除了這三路主力軍隊之外,北伐另有左右兩翼軍策應,左翼軍的主力是關西綏靖區的軍隊,從哈密出發,翻越阿爾泰山低緩的南段山地,進入漠北,向東進攻,目的則是截斷清軍西撤之路,這與西路軍的戰略目的如出一轍,只不過關西綏靖區成立一年多,實力不強,只能作為偏師策應,無法擔當主力。
右翼軍則由黑龍江綏靖區軍隊擔綱,從呼瑪爾城出發,沿著黑龍江上游及支流前進,這支軍隊的規模不大,馬步炮兵種齊全,還增加了重炮部隊,其目的并非漠北清軍,
而是貝加爾湖東岸地區,以雅克薩城為中心的俄羅斯軍隊,其目的就是牽制該地的俄軍,并且威脅清軍側后。
李君度概略的介紹完畢,便是輪到御前參會人員提問,首相李海與榮王李定國交流了一下眼神,見李定國不欲發言,李海就問道“英王,這個計劃規模宏大,動用了二十多萬軍隊,浩浩蕩蕩,如何能避免清軍不發現。據我所知,漠北的清廷號稱三十萬控弦之士,但實際不過有部眾五十萬人,頂了天可以湊出十萬兵來,而滿清
老妖婆和索尼這個老東西都不蠢,面對帝國五路圍攻,我想他們第一時間就要撤退吧,小撤就可以向北撤到南西伯利亞草原,大撤索性向西撤到哈薩克去。面對這種情況,你準備怎么辦”
首相的提問可以說一語切中要害,在一旁看著的太子感覺面紅耳赤,他原本有意籌備北伐計劃的,卻被長兄搶走這個關鍵位置時候,他也心中憤懣,可今日御前會議上,連素與皇帝親近的首相都如此針鋒相對的提問,太子不免有些慶幸,幸虧站在那里的不是自己,否則,他可無法回答這種尖銳的問題。
而李君度卻面如春風,絲毫沒有被難住的意思,他放下指揮棒,聽著首相說完,才是笑道“您顧慮的極是,但我需要告訴您和大家的是,滿清及其附屬部落的后撤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事實上,滿清在興安嶺、瀚海和阿爾泰山的前沿都部署了監視哨所和精騎巡邏,并且在各綏靖區甚至京城都派有密探,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不要說軍隊北伐上陣,就是提前的軍隊調動和物資籌備,都無法掩蓋行跡,這就是國戰,注定要堂堂正正。”
“好吧,但這不能算是你的回答,誠如你所說,這是國戰,也是陛下親征,我想帝國的臣民包括陛下自己都不希望這場史詩級的國戰變成一場武裝游行,幾十萬的軍隊穿越瀚海和草原,難道就只是在漠北游覽一下風景就撤回嗎”李海直言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