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勛笑了笑,說道“你母親像老三這么大的時候就到了我的身邊,那個時候我把她當孩子待,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她就嫁給了我,我這二十多年在外征伐,她在內操持,國事家事都支持我,我虧欠她那許多,怎么會怪罪她呢”
太子聞言心中安定,擦了擦淚,把泛著淚花的粥吃完。父子二人坐到了炕上,沉默了一會,皇帝問“君華,你覺得,我為什么要讓你大哥監國。”
“大哥武勛蓋世,英武果決,最像父皇。”李君華說道。
皇帝擺擺手,表示并非如此,示意太子繼續說,太子又說“也有人說,立國以來,內閣與國會對皇權頗多掣肘,而北伐國戰最是要壓服國內,同心協力的時候,讓大哥監國,可確保北伐后方無虞。”
“那就是。”見皇帝繼續擺手否決,太子又說。
“我是你問你怎么想,不是問旁人怎么想。”皇帝有些不耐煩了。
太子咬牙說道“兒子文不成武不就,實在比不過大哥,讓父皇失望了,父皇想培養大哥。”
說到這里,太子哽咽起來,他實在不想自貶,他自認不如長兄是事實,但那是因為他年紀尚幼,又生逢盛世,難有立功展露的機會,而這些年他無時無刻不再提高自己,卻在嶄露頭角的前夜失去了奮斗的目標,實在是委屈。
“你少年老成,這是好事,卻也是壞事,你總是從太子的角度去猜測皇帝的心思,為什么就不能從兒子的角度為父親想一想
”李明勛拍了拍兒子的頭,溫和說道“我知道你委屈,你覺得自懂事起,你就從未松懈過,一直沒有得到展示才華的機會,就被你的大哥蓋住了風頭。但你大哥何嘗不委屈呢,他是長子,卻不是嫡出,當年有了你,鑒于國內的形勢,我不得不從你誕生的那一刻就確定了你為繼承人。
其實每個有多個孩子的父親都有分家產這種問題,可唯獨我是特殊的,皇位的競爭就是零和游戲,贏家通吃。像你大哥這樣的宗室,你若當了皇帝,還
會給他建功立業的機會嗎,即便你是個仁德的皇帝,君度最后的命運也不過做一個無職無權,蹉跎半生的閑散王爺。你覺得你大哥能接受這種結局嗎”
“我呢,大哥當了皇帝,我就可以。”太子大著膽子問道。
“你也一樣,這就是皇家的殘酷,如果我只有一個優秀的兒子,一切就好說了,可我有兩個,甚至三個。”李明勛知道太子想問什么,根本沒有讓他說完,直接給出了答案,他拍了拍兒子的手,示意他安靜下來。
“我需要你知道一點,你、你大哥和老三,以及你三個姐妹在我的心中都是一樣的地位,都是我的孩子,而在皇位繼承上,你們兄弟三個人也是平等的,我不會因為你是嫡出就會偏愛你,更不會因為嫡庶而定繼承人。
在英王監國這件事上,我不需要隱瞞你,這是給你大哥證明自我的機會,將來你也會獲得同樣的機會,如果我活的夠久,而老三也夠上進的話,他也會。然后在一個合適時候,我從你們兄弟選擇一個最合適的人繼承皇位,如此而已。這是作為父親的私心,而不是皇帝的決斷。所以你大可不要擔心因此丟掉一切。”
“兒臣也有機會”太子抓住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
“當然,每個人都有,你大哥先獲得這個機會是因為他年長,你也知道他的,十四歲起便南征北戰,功勛蓋世。僅憑這一點,我就要給他一個機會,我希望有一天,有一天我選擇你作為繼承人的時候,是因為你比你大哥更優秀,我希望有一天,我拒絕君度的時候,可以挺胸抬頭的告訴他,你不適合。
很多人說你大哥不適合,說他暴虐、獨斷,不尊重法律和現有的制度,窮兵黷武,等等等等,但我不相信這些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君度以前是一位統帥,他做的很好,暴虐、獨斷是一位統帥的良好品德,而給他一個執掌帝國的機會,他未必不會仁厚。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李明勛問道。
“明白了,兒臣明白了。”李君華哽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