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讓我考慮考慮,我要好好想想。”李君華掙脫了林君弘,安靜的坐在了椅子上,長出一口氣,冷靜的吩咐道。
林君弘就站在那里,等待他的消息,但過了一會,李君華沒有給林君弘答案,反而問了他一個問題“君弘,你告訴我,她是什么樣的人,她殺過人么”
“這重要嗎”林君弘又一次問這個問題。
“重要,很重要,這對我的決定有決定性的影響,你我是兄弟,我希望你告訴我實話,而不是為了殺她而編個故事來騙我。”李君華真誠的說道。
林君弘嘆息道“好吧,好吧。”
自從那日確定了韓家父女是朱明遺孤,手里又捉了好些個朱明復國主義者,林君弘也是進行了大規模的審問,韓芷薇的身世背景也在其中,因此林君弘是了解的。根據口供的交代,韓芷薇是浙江人,本家是浙江余姚的士紳家庭,滿清入關后,父祖矢志抗清,支持魯監國政權立足浙東、東南,后來又效力于延平藩,其父兄多死于抗清的戰爭,其母在舟山饑寒而死,被父親舊友韓君亦收養,改了現在的名字。
但其叔祖一家卻投靠了滿清做了奴才,浙江解放后,韓芷薇本家返回余姚
老家,想要收拾家業,但卻遇到了清算,受其叔祖一家牽連被連坐,被發配漠南充入官奴旗佐,其長嫂辯稱是抗清義士,但因當時延平藩尚在,又處于敵對狀態,對于類似存疑的事,清算委員會都是先清算再審核,后延平藩消弭,藩內多受清算問罪,已經無法印證,而韓芷薇被韓君亦救走,淪落福建,加入了朱明復國主義團體,被其培養多年,入京潛伏。
“我說的這些都是來自于口供,是真是假,沒有印證。”林君弘最后說道。
“為什么”太子問道。
林君弘頓時大怒“她只是一顆棋子,用不著費那么大勁,我他媽的要是知道她和你的事情,我得把她祖宗十八代查了底朝天”
“不要吵,不要動氣。”太子安撫著林君弘的情緒。
“太子,我在等你的決定”林君弘提醒道。
“你不能殺她,她是個可憐人,她沒有害過人,沒有犯過罪。”太子盡可能溫和的說道。
“胡說八道,參與叛黨組織就是殺頭的死罪,她是沒有親手殺過人,但她為叛黨分子過掩護,那些人害死了很多人,潼關浮橋爆炸案,我的衛隊死了三十多,朝陽門刺王殺駕,英王衛隊死了二十,這些都是活生生的生命,是我們熟悉的一張張臉,他們是為你,為我而死的,你為他們想想,他們難道就該死嗎,還有在朝陽門被誤傷的幾百個老百姓,他們呢
死在我們跟前的侍衛兄弟哪個不是英雄后裔,他們的父兄死在抗清的戰場上,他們為咱們弟兄死了,是,這是他們的職責,但他們的命可不賤幾十個人的性命,難道在你太子的心里連個女人都比不上那他們死的太不值了
你說她不該死就不該死了你有能耐去問問那些弟兄孤兒寡母,問問他們,韓芷薇該死不該死”林君弘暴跳如雷,絲毫不顧情面的吼叫。
“你不要用這個綁架我,韓芷薇也是一條人命,在沒弄清楚事實如何前,我不能看著你殺了她。”李君華迎頭回應。
林君弘氣的搖搖頭“好哇,你既然這么信她無辜,索性不藏了,咱把她交給治安廳,交給安全局,公開審理,給她個清白啊。”
“這怎么行”
這當然不行,如果這樣,太子和朱明遺孤交往的事情就暴露了。
“什么行不行啊,男人怎么能說不行”一個打趣的聲音從外面響起,林君弘和李君華頓時一愣,看向對方,低聲責怪“你怎么把他招來了”
“不是我,我怎么會招他”二人又同時解釋。
房門被打開,李君威搖頭晃腦的走進來,臉上掛著壞笑,也不與二人打招呼,低頭縮腦的在房間里尋摸,柜子里,桌子下,挨個找過了,見沒有,一臉憨笑的走到太子面前,擠眉弄眼,壞笑著問“說,藏哪里了”
“什么藏哪里了,你怎么來了”太子佯裝鎮定,問道。
李君威搓著手,按捺不住一身肥肉,顫抖著“別糊弄我,我都聽人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