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很簡單,讓你把這件事交給我來做,你不就是既不想受韓芷薇身份拖累,還向保其性命嗎她一個小丫頭,頂多也就想保住韓君亦等人的命,這都不是什么難事,只要他們把幕后的人供出來,這個組織的后臺是誰,誰是主導者。別人或許只是小嘍嘍,但至少韓君亦肯定知道什么,他比那個仍然逃亡在外的歐陽先生知道的還要多些,只要其幫助我捉到該捉的,他們就沒有意義了,如你所說,將功贖罪,也能在皇上爺那里求個恩典了。”林君弘直言不諱的說道。
“她不會答應的,就算她會,韓君亦也不會。”李君華顯然更了解韓芷薇。又問“君弘,你究竟想捉誰,那個神秘的歐陽先生嗎”
“不,當然不是,歐陽先生也是一個接觸不到核心秘密的小人物雖然安全局一直沒有查到朱明復國主義的核心所在,但我總結出了兩點,第一,他們的資金是從何處來的,這些年在南北兩京都有犯亂,可見在帝國內部,有其后臺。第二,所有被捉到的核心人物,都有一個我們無法理解的信念,那就是他們認定,只要把帝國搞亂,甚至只要殺了皇室,就可以再造大明。而上一次在咸陽遇到韓家父女時,是咸陽一帶某個邪教的聚會上,我想他們不是偶然經過那里,而那個聚會唯一的不同就是邪教頭子散布了朱三太子的謠言。朱三太子在迂腐的文人眼里就是正統,或許真的有這么一個人呢
所以,我要捉兩個人,帝國內部的后臺和朱三太子那樣的人物。一個核心人物,一個象征性的存在,無論哪一個,都可以在皇上那里給他們換一條活路。”林君弘認真說道。
御書房。
李君度急匆匆的趕到這里,先是小心聽了聽里面的動靜,卻是安靜的,再看守在門口的烏以風“知道皇上召我來是為什么事嗎”
烏以風搖搖頭“王爺高看我了,我就是侍衛,哪里知道那些國家大事。”
李君度深深看了烏以風一眼,知道他是不準備說的,心中雖然忐忑放不下來,但終究還是不敢再遷延,踏步走了進去。
這幾天,李君度的心里忐忑的很,自從皇帝凱旋回宮,重掌大權,自己監國的位子沒了不說,還把監國期間所有的公文奏章全都拿了去,說是要查閱其中得失,李君度自認這半年多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可心里卻著實的不安。
“坐吧。”見了禮,李明勛直接讓人給長子搬了座位來,抬頭卻看到黑眼圈且一臉疲憊的長子,李明勛問“怎么,昨晚沒休息好”
“是,昨日安兒吵鬧了一會,耽擱了休息。”關鍵時候,李君度還是拿出閨女來頂上,這招在皇帝那里是百試不靈。
李明勛想起長孫女,說道“讓她進宮來,我也好幾日沒見她了。”
“是,明日就安排來伴駕。”李君度小心說道。
“你監國這些日子的公文我都挑揀著看了,沒什么大毛病,尤其在支援北伐上,做的很是妥當。我知道,這些時日里內閣那邊的人不少說你行事霸道,可你霸道也是為了北伐,我不會聽那些流言蜚語的。”李明勛微笑說道。
聽了這話,李君度長出一口氣,他監國這段時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為北伐調配物資軍需,供給軍餉,為此沒少和南京那邊鬧矛盾,確實也用了些手段,既然皇帝都一筆帶過,那這一關也就過去了。
但皇帝接下來一句話讓李君度的心頓時提到嗓子眼了,皇帝說道“高平莫氏納土歸附一事你是怎么考慮的怎么鬧成了這個樣子,影響很壞。”
高平莫氏是安南國三方勢力的一支,在幾十年前,因為內部叛亂,安南逐漸分裂成了高平莫氏、安南鄭氏和廣南國,這幾個勢力與帝國各有淵源,社團時代,安南和廣南都與帝國有往來,后建國之后,開拓九龍地區,與廣南結為盟國,也就與其仇敵安南國交惡,而安南也曾加入聯盟,與帝國作對過。而高平莫氏則是三方中勢力最小的,龜縮在帝國與安南邊境之間,南明時代仍然奉朱明為正統,后帝國建立,迅速歸附帝國,成為外藩屬國。
因為九龍開拓及帝國在中南半島的擴張,廣南國不似以前那般親厚,而安南憑借勢力雄厚,頻頻與帝國發生各式沖突,也不斷派遣使者入朝,也有稱臣納貢之意,而這一次的起因則是安南鄭氏大舉出兵高平,高平莫氏不能敵,希望納土歸附帝國,成為內藩,以保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