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雜志這些刊物一直是受到帝國行政單位管控的,而這些單位也直接隸屬于副相,而此次馬東來北上自然不只是為了接駕,李君華似乎聽皇帝與其討論過輿論的管控和引導,而在北方,重中之重就是緩和民族矛盾。
因為甲申國難,帝國的民族矛盾由來已久,雖然光復之后,滿洲與蒙古兩大民族集體退出邊墻,但民間要求對其追剿和清算的呼聲從未停止,要求夷滅全族的也不是沒有,而隨著綏靖政策和戰犯改造的普及,實際上這些工作已經完成了,只不過甲申國難的教訓實在是太慘痛了,幾年的時間,根本不足以讓人忘記仇恨。
而帝國朝廷對再興清算已經沒有興趣了,仇恨只是國家政權經常利用的手段罷了,利用仇恨來達到目的,從未用仇恨來制造事端了,別說帝國對滿洲與蒙古的清算烈度已經不算低了,就算沒有進行,如今國泰民安,也不會因為仇恨而再讓邊地不寧。
所以,輿論戰爭,只能在輿論上取勝,而宣傳無為道長的事對緩和華夷矛盾就極為有利,無為道長就漢民族以德報怨的典型,淳樸善良的漢人養父不計較家國仇恨,把滿洲人的孩子養大,德性高古,值得尊重,以此來宣傳漢民族的偉大與寬容,再好不過。
而無為道長雖然是滿洲人,但被漢人養大,受熏陶教育,長成之后,心地善良,贈醫施藥,為善人間,也說明了漢家文明的進步和溫和,滿洲人自己養大的是豺狼虎豹,而由漢人養大的孩子卻是盡善盡孝順,高下立判。
由此也可以大而化之,在帝國建立的新秩序新政策下,以往人面獸心的游牧民族,也會變的像漢民族一樣善良溫和。這種宣傳辦法就是給兩邊都戴高帽,說好話,而古今中外,人人都吃這一套,雖然有識之士往往對此嗤之以鼻,但那又如何,歷史已如過眼云煙,未來永遠風云詭譎,唯有穩定現在,才是掌權者應該考慮的。
“看起來,副相似乎有意討好你,對了,我聽說副相的兩個女兒如今都由皇后娘娘調教。”林君弘不咸不淡的問道。
李君華知道他想知道什么,倒也沒有隱瞞“這是父皇的意思,在我這里,副相依舊是以前的副相。”
林君弘明白了李君華的態度,馬東來無論如何示好,他早已被打上了英王一黨的標簽,雖然如今大位已定,馬東來也還掌握實權,但太子卻無法接受他,只不過是利用罷了。
“對了,今日有時間嗎,隨我去一趟松鶴樓,中午有個飯局。”李君華問。
林君弘問“誰請的”
“是我請的,貴賓就是副相馬大人。”李君華直言不諱說道。
“你的態度真是令人捉摸不透,君華,我要提醒你,此番遷都申京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內閣改組,李海大哥之后誰來接任首相之位,全天下的人都看著,你此刻還與馬東來往來過密,究竟是什么意思”林君弘低聲問道。
李君華笑了笑“物盡其用,還能是什么意思”
“這可不妥當,若是皇上知道了,很不好。”林君弘道。
李君華卻只是笑笑,心道,你怎么知道這不是皇帝的意思呢
松鶴樓。
“老爺,咱們到了。”長隨的聲音從外面響起,一身商人打扮的馬東來從車上下來,看了看酒樓的匾額,這酒樓距離八大胡同不遠,甚是喧囂,白日在此飲酒,夜晚隔壁放浪,是京城富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一般情況下,官員卻是不會輕易在這里露面,特別是馬東來這個級別的。
“客官老爺,請進。”小二見馬東來著裝不俗,連忙招呼起來。
長隨應付道“東江閣,有位置的。”
小二連忙說“哦,原來是兩位公子請的客人,東主已經上去了。”
馬東來嚇了一跳,雖說是太子請客,但他卻是故意早來了半個時辰,總歸不想讓太子等,不成想太子還是早到了,連忙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