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公子仰慕先生為人,特來拜訪的。”侍衛答應到。
蘇日安笑了笑“我也喜歡小兄弟的氣概,來,進來一起吃飯吧。”
李君威自幼在宮廷長大,從未有過普通百姓的生活,感覺哪里都新奇,不僅在民安醫館吃飯,還就近住了下來,不出兩日,就對蘇日安了解了個大概。
蘇日安二十有七,醫術和武藝都是家學淵源,自幼習醫練武少年英雄,其父被滿清抓了壯丁,成了軍醫,死在了營里,蘇日安當時不過十六歲,身負國仇家恨,上山抗清,帝國建立時,他已經成為了一支超過百人規模的義軍領袖,活躍在泰安和兗州之間的山區地帶,頗有威名。
帝國建立后,下山投順新朝,卻沒有順勢為官為將,為照顧母親以盡孝道,撿起祖傳基業,重建了民安醫館,帝國三年,待局勢穩定之后,其投考當地學堂,五年時間就學完了各類課程,從位于青島的帝國海軍醫學院畢業。
“李兄弟,這幾日實在太忙了,待忙完這一段,愚兄自當帶你在泰安府內轉一轉。”醫館飯堂里,蘇日安自感招待不周,不好意思的說道。
李君威笑了笑“蘇大哥說笑了,明日小弟就要隨駕南下了。”
蘇日安早就看出李君威手下幾個侍衛身手不凡,知道應該是勛貴子弟,自然也不感覺意外,蘇日安微笑說道“那明日我去給你送行。”
“不必再叨擾蘇大哥了,反正過不了個月,咱們又會再見的。”李君威自信說道。
蘇日安笑了“你怎么知道”
李君威說道“今天在蘇大哥書房里見到了一枚卓越勛章,今年十月的御試大考肯定會去吧。”
帝國的御試大考自帝國三年起,三年一次,今年是第三次,非常類似于前明時代科舉考試的殿試,能夠參與考試的都是帝國主要大學的畢業學生或者公職人員、軍官隊伍里得到推薦的人員,因為最終會由皇帝欽點排名,因此被叫做御試大考,每次
參與考試的也不過兩千多人,而蘇日安在帝國海軍醫學院畢業時獲得了卓越勛章就是參與考試的資格。
“今年應該不會去的。”蘇日安眼睛里有些落寞,低聲說道。
蘇夫人也是嘆息一聲,沒有說話,李君威立刻明白了過來,雖說蘇家有這醫館,蘇家母子也是遠近馳名的大夫,可一向贈醫施藥,濟貧救困,根本就沒有攢下多少銀錢來,而前往申京參與御試大考是很花錢的。
“蘇大哥,你若是因為銀錢的緣故,這輩子都沒法考試的,似你這民安醫館這般經營,三年之后也攢不下錢的,今年不去,就是白費光陰。三年之后再不去,那就是自毀前程了。”李君威一語道出他的窘迫。
說著,李君威掏出一張支票,寫了一串數字,遞給了蘇日安“這是白銀一千兩的支票,在各大銀行都能支取,算是兄弟的一點心意,有這些錢,蘇大哥足夠渡過這一關了。”
見蘇日安要推卻,李君威又說“我知道蘇大哥不愿受別人恩惠,這些錢只是小弟借你的,來日你御試高中,再還給小弟也就是了,只要你御試中了,就可以在銀行獲得高信用,那時貸款一萬也是等閑的。即便是不中,也可以按揭歸還這一千兩,一年一百兩,十年還清也就是了。”
“這實在是擔不起。”蘇日安搖搖頭。
李君威笑道“蘇大哥,去申京應試其實也沒有那么花錢,據小弟所知,自今年起,御試人員所需要的食宿、用具耗費,都會由皇室承擔,你只需負責來回路費就是了,似蘇大哥這等有本事的人,就算沒有錢,一路行醫過去,也能安全抵達吧。”
“竟有此事,我怎么不知”蘇日安詫異。
李君威自然是瞎編的,但有把握讓其成為現實,于是說道“聽爹爹他們說起的,御試前才會公開,但總歸不會錯的。所以這支票你先拿著,興許用不上呢。”
“好,那我就收下了,待去了京城,我該如何尋你。♂舊時光。文學odtis♂請來舊時光。文學。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蘇日安問。
李君威道“呵呵,不用蘇大哥費心,等你到了京城,我肯定會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