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華道“你通篇文章的都很好,也很對,但只是指出了問題,卻沒有提出解決方案,這就是皇上為什么御批寫的很對,屁用不當的緣故,就好比前明,江南士子論及國事,每個人都知道大明問題出在哪里,什么衛所廢弛、武將跋扈、土地兼并、貪腐橫行,這些詞應該是士子們用爛聊,可如何改,怎么改,沒有人,蘇日安,黃云飛,你二人馬上要入朝為官了,記著,咱們帝國要的是實干之臣,不是夸夸其談的人。”
黃云飛連忙辯解“太子殿下,蘇兄并非只是夸夸其談之輩,他胸有丘壑。”
李君華暢飲一杯,灑脫道“你不用為蘇日安辯解,我知道他有能力,皇上也知道,而且就這文章而言,并非蘇日安沒有解決之道,而是沒有寫,對嗎”
蘇日安面無表情“太子殿下就這么確定,或許學生真的不通實務罷了。”
“人只要遇到問題,就會想著解決問題,你未必有高見,也未必有真知灼見,可你怎么會連個人見解都沒有呢,這不合常理,你沒有寫,是因為你這片文章的立意太高,是治國之道,雖下興亡匹夫有責,但你一個未曾一步踏入廟堂的人懂得什么治國之道,若是固執己見的寫就出來,那才是夸夸其談紙上談兵。”李君華給二人滿上酒水。
“是學生錯怪了,學生自罰三杯”蘇日安連斟三杯,自斟自飲。
李君華道了一聲痛快,問“黃云飛,你以為你做狀元就只是酬你破案之功嗎”
黃云飛一呆,實在想不出其他,而李君華“其實你有一特質遠勝蘇日安,這也是皇上所欣賞的地方。”
“愿聞其詳。”黃云飛和蘇日安都是來了興致。
李君華道“若我直接了,你二人未必信,那就做個試驗吧,請問你二人,窮則獨山達則兼濟下,這話如何”
“圣人之道。”
“君子所為”
黃云飛與蘇日安分別回答,李君華拍拍手掌“很好,的很好,但這太過寬泛了,我再問你二人,待你二人步入朝堂為官,卻發現帝國官員腐朽貪婪,朝廷體制僵硬,蠹蟲橫生,完全是你二人無法接受的,你們會如何選”
“且慢回答,可以想一想,然后寫下來,來人,筆墨伺候。”李君華道。
不多時,黃云飛和蘇日安各自寫完,李君華擺開二人所寫文字,蘇日安寫了八個字獨善其身歸隱田園。而黃云飛則是寫盡人事聽命六個字。
李君華早已了然于胸,“云飛,這就是你更被皇上欣賞的地方呀。”
“學生不解。”二人相互一看,紛紛搖頭。
李君華道“你們都是上過高等學堂的,有沒有選修過經濟學,知道劣幣驅逐良幣的理論”
二人都是搖頭,顯然經濟之學并非二人愛好,李君華點點頭,摸出兩枚銀幣,用刀在一枚上劃了幾道,擺在二人面前“如果你們都擁有這么兩枚銀幣,去買一兩銀子的東西,你們會選擇花銷哪一枚”
二人不約而同的指向了那枚被刀劃過的,李君華道“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貨幣有好有壞,為了自己的利益,存儲好的,花掉壞的是人之常理,因此好錢新錢都藏起來,市場上總是一些壞錢殘幣。
人何嘗不是呢,官員有好官有壞官,越壞的人越不知羞恥,越不擇手段,而道德越高尚的人越不堅忍求全,所以好官總是斗不過壞官,如果帝國腐朽,像你蘇日安這樣的人又選擇獨善其身歸隱田園的話,那豈不是要把權力全部讓渡給壞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