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威認真想了想說“倒霉唄,還能是什么原因。”
但是他也僅限說到這里,沒有一點要繼續安慰勸說的意思,房間里安靜了一會,李君威說“過了年,等大事定了,我會外出游歷一段時間,去兩廣云南一帶吧,你與我一起去嗎”
“為什么你會去游歷,新帝登基,你也會封王,你應該很忙才是。”劉若曦也知道一些個中道理,問道。
李君威搖搖頭“我從來沒有離開過父母的庇護,很早就想游歷四方了,看看父輩打下來的山河天下,哥哥當了皇帝后,沒我在申京總好過有我在申京,趁著爹爹身體康健,我還能出去走一走,若再過幾年,爹爹年紀再大一些,我就沒有這個機會了,太子居他的廟堂之高,我處我的江湖之遠,不是很好嗎”
劉若曦點點頭,不知意思是聽懂了,還是認可,但也沒有再說話,李君威道“你不愿意去也沒關系,我讓人在杭州西湖邊給你買了一處小房子,很清幽雅致,以后你可以搬到那里,畫你喜歡的畫,看你喜歡的景。”
過了好一會,劉若曦推了推一動不動的李君威“你怎么不說話了。”
“我想說的都說完了,沒有什么了。”李君威起身,離開了這個房間,過了一會,王府的傭人進來,不僅把滿地的碎瓷器打掃了個干凈,還把所有易損的瓷器漆器拿走或更換,劉若曦看著他們搬來搬去,不解的問“你們在干什么”
傭人小心說道“三皇子說,給您換一批不值錢的東西摔著玩。”
劉若曦聽了這話,氣不打一處來,嘟囔道“木頭,真是個木頭。”
兩日后,李君威又去了宮中,見到了皇帝,說道“大哥遞來了信,準備直接從北京城走,不準備回來了。”
李明勛接過了信,沒有拆看,低頭思索了一會,問“老三,你說你大哥知道不知道,他這一走,可能再也見不到我了。”
李君威搖搖頭,沒有說話,但皇帝已經了解了,揚起腦袋,似乎要用這個姿勢讓眼淚倒流回去,但終究還是沒有做到,沉默了很久,他說道“看來是我這個當爹的真傷了他的心。”
“爹,你沒有選擇,你已經做到了最好了就算大哥來向您告別,又能怎么樣,也不過是多見一面,以您的脾氣,以大哥的驕傲,你們會說什么,我想,男人之間,一語千言,也不過是相互點頭,一切盡在不言中了吧。”李君威環住父親的脖頸,小心的說道。
“或許吧。”
帝國十年的年末,在勸進風潮之中度過,先是申京、北京、蘇州、廣州等帝國主要城市有六十歲以上的老人聯合上表,頌皇上禪位,勸太子登位,在得到了皇帝的認可之后,朝堂、兩院、軍隊和藩屬紛紛打破了沉默,大規模的上表,一時間軍民表章齊到,若說沒有人暗中組織,絕對不會有人相信,而太子李君華則按照傳統,發令旨通告,誠懇拒絕,而按照套路,一般拒絕三次就可以了。
帝國十年的年節大禮上,當著各方代表使者,皇帝親執太子之手,只說了一句“吾兒,當為堯舜,諸君輔之。”算是正式宣布來了禪位之命。
帝國十一年,皇太子接受皇帝圣旨與全國軍民勸進,宣布登基為帝,隆重的禪位大典之后,正式登基,成為了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而大典結束后,新帝發布的第一道旨意,就是責令內閣和兩院共議太上皇與皇太后的尊號,卻沒有確定年號,依舊沿用帝國年號,紀元仍然是帝國某某年,秉承了傳統,繼而就是封賞兄弟子侄,三皇子李君威被封裕王,榮耀至極,而英王長子則正是被接替父親尊位,受封英王,一切都在計劃中,所以短短的時間內塵埃落定。
然而,沉浸在歡樂之中的帝國高層并不知道,在地球的另一邊,一個惡魔正在脫離枷鎖,對帝國虎視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