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心妄想”李明勛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罕有的發怒。
同時,他也明白了為什么西北軍情與自己長女有關了,李明勛有三女,長女寡居,次女卻在成年后許了李海之子李昭睿,而唯一的嫡女還是個孩子,而皇帝李君華尚未婚配,更談不上子女,帝國唯一適合出嫁的也就只有長女李筠婼了。
但轉念一想,李明勛也明白了滿洲人的打算,其實帝國內部對于戰爭這種事并不陌生,也不抗拒,但有一個前提是,歷次戰爭都是勝利且有利可圖的,相對于開疆拓土,已經擁有巨大版圖的帝國臣民更喜歡看到在戰爭中獲利,但顯然,天山北路發生的戰爭并非是帝國臣民和掌權者愿意看到的。
其關鍵在于,這場戰爭注定是賠本的,天山北路發生的戰爭規模并不大,以帝隊的戰斗力,兩三萬軍隊也就能平定了,可那里距離帝國核心區域太遠了,而敵人又是游牧部落性質,打打跑跑追追逃逃下來,花銷個幾千萬很正常,亂幾十年也是稀松平常的,可又能帶來什么呢
恢復漢唐舊土招撫屏藩不行嘛。拓疆開辟同樣的錢花在美洲能打下多少富庶的地方屏護中原天山北路丟了,受威脅的是漠北,那本身就是荒蠻之地呀。
而且帝國內部對于解決西北邊亂,尤其是主要的敵人滿洲一族,本就有些失去耐心了,以往的戰爭就證明了,擊敗不難,難就難在全殲,這一次再打,從天山北路驅逐了他們,這些家伙大不了到哈薩克草原去,還會再挑起事端,不如招撫讓其歸附,一了百了了。
李明勛冷靜了一會,道“這群韃子,到了極邊之地,倒也聰明了一些。”
李君華點點頭,并未多說,他了解父親的智慧,想來已經一眼看穿了滿洲人的把戲,這一點他和內閣也討論出了結果,滿洲的求和應該是發自真心的,籌碼是帝國西北疆域的安定,但他們的本意不是臣服,而是蟄伏,與帝國的和平可以讓他們放手去征服去擴張,中亞地區就是他們擴張的方向,而求娶帝國長公主,則是防備帝國在和談上有什么陰謀。
用腳后跟去想也知道,如果帝國愿意進行和談,一定會提出談判的先決條件,最簡單的,八旗兵先退回阿爾泰山以北的區域,而對滿洲最壞的結果是,和談失敗,但帝國方面借此增兵,整合衛拉特各部盟,先前的努力不僅白費,在腰腹位置還被插了一刀。而帝國長公主就是滿洲的先決條款,也是帝國和談的誠意。
“皇帝,你答應了嗎”李明勛直接問。
李君華搖搖頭“不,沒有,只不過我受到了各方的壓力,議院和內閣傾向于和談。”
“所以,你來問我,想讓我替你答應,對嗎”李明勛問。
李君華連忙否定“不,不是,前明尚且不和親,我朝自然不該。”
“沒有什么不該,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只有你自己清楚,今天你為這件事來問我,我對你很失望,君華,在我決定禪位于你,且把一切權力過渡給你的時候,我覺得你我父子一體,在任何事情上我們都不會有解決不了的矛盾,可現在我發現我錯了,你終究還是你,并非我意志的延續。
難怪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會把權力掌控到生命的終點,原來失去它是這么的無奈呀。”李明勛忍不住嘆息一聲。
“父皇,您千萬別這么說,兒臣只是只是。”李君華想要解釋,卻發現語言是多么的蒼白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