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阿岱簡單解釋了一下,帝國的土地用紅色標注,而藩屬的藩國則用淡紅,而俄羅斯使用白色,而一系列沒有稱臣的中亞國家和勢力用綠色標注。
“希瓦汗國已經向大皇帝臣服了嗎”皮德洛夫指向了咸海南面的一個國家。
常阿岱肯定的點點頭,希瓦和布哈特兩個突厥汗國是河中之地的主要勢力,布哈特汗國已經被李君度全面控制,而希瓦汗國很快遭遇了進攻而不能敵,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希瓦汗國向伊朗求救,但也被擊敗,為了自保,其向帝國稱臣,左不過是去年的事,皮德洛夫不知道也不足為怪。
“這個國家很重要嗎”常阿岱問,畢竟他的北面與俄羅斯帝國也不接壤,隔著哈薩磕勢力。
皮德洛夫則道“一點不重要,但如果地圖上標注的信息準確無誤的話,從帝國出發,商隊已經可以暢通無阻的抵達里海沿岸,從而通過里海接觸到海對面的克里米亞汗國,對嗎”
常阿岱微微點頭,在他記憶里商人們已經準備沿著這條路,直接與西亞強權奧斯曼帝國建立貿易往來。
皮德洛夫道“如果是這樣,就有辦法了,雄踞在黑海之北里海以西的克里米亞汗國是一方強橫的勢力,他們是奧斯曼帝國的保護國,被稱為奧斯曼之鞭或者蘇丹之鞭。”
常阿岱想了想不明白這么一個國家有什么用處,皮德洛夫卻道“大人,這是沙皇陛下最忌憚的國家,他們是方教徒,與我們然死敵,在一百年前,他們還火燒我們的首都莫斯科,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不能定居草原,您知道嗎,每年春季到來,沙皇陛下都會調遣六七萬士兵來防守與他們接壤的邊境線,正因為他們,我們把所有游牧民族都叫做韃靼人。
而每年的春夏季節,這群韃靼人會騎乘戰馬飛馳在南俄大草原的各地,掠奪烏克蘭人、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為奴隸,并且把奴隸賣到奧斯曼地區,正是因為這種血腥的奴隸貿易,讓這群韃靼人成為現在東歐羅巴最強大的實力,在過去的百年,至少有上百萬斯拉夫人被他們買賣。”
聽到這里,常阿岱逐漸明白,克里米亞汗國與俄羅斯帝國的關系像極了明末時代,滿洲與朱明的關系。
而常阿岱更是清楚,奧斯曼與俄羅斯也是不共戴的,假如帝國支持奧斯曼,支持克里米亞汗國,就能對俄羅斯造成巨大的傷害,就可以用這些籌碼交換一些利益,就算不能拿到大半個西伯利亞,也可以占據有利的態勢。
但是,常阿岱也感覺自己想要做的事實在是太宏大了,但卻為帝國在大陸方向的進一步擴張打開了一個新思路,那就是擴張未必要一步步的去蠶食去火并,通過國際合作,讓敵人讓步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或許這個新思路在短期內未必會見效,但常阿岱仍然決定去嘗試,首先就是與克里米亞的韃靼人建立合作,他們是奴隸販子,販賣的主要是斯拉夫人,而這些農耕文明來的人種是非常適合現在帝國在西部疆域開發的,僅僅是用商品交換奴隸,就是非常具備誘惑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