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喝茶。”待裴元器念完了,李君華遞給他一杯涼茶。
裴元器一口喝下,說道“諸位大人,因為大部分案子都沒有涉及國家安全和皇室,所有安全局不便出手,好在各地軍政單位已經把該抓的人抓了,請你們內閣派專員去各地,把人提調上來吧。”
李君華起身,拿出指揮棒,點了點掛在墻壁上的地圖“西南犯人向重慶集結,兩湖去襄陽,江浙去金陵,中原省份沿運河下,去杭州,西北省份發長安,如此大部分從長江水路或上或下,入漢江,再進長安,八月之前集結完畢,十一月前抵達伊犁,內閣拿出一個計劃來,把這五萬人送過去。陸軍和海軍都會配合你們的,找人你們不行,送人再不行的話,日后這種事全都由陸軍來辦了。”
何文瑞又擦了擦汗“微臣立刻著人去辦。”
“首輔次輔留下,其余人去吧。”李君華吩咐完,最后說道。
一干閣臣如蒙大赦,紛紛退下,何文瑞和李北極更是坐立難安了,李君華讓人給他們搬來凳子,一人給了一碗酸梅湯之后說道“這事過去了,但是還沒完,日后移民的事專門要有人來辦,剛才我也就讓人念了念奏章,沒讓人念老三寫的信,他信里說的更難聽,有一句話他說的對,他和將士在前面打下了疆土,若咱們連現成的都吃不進嘴里,那就真沒用了。”
“皇上教訓的極是,極是。”何文瑞連連應下。
李君華擺擺手“罷了,不提了,好好做就是了。留下你們是告訴你們,這個夏秋朕北巡京津和草原,估摸下雪才回來,申京的政務就仰仗你們了,有幾個大事咱們先議定一下。”
“皇上要北巡,什么時候定的,微臣怎么不知道”
李君華說“太上皇昨日定的。”
“這。”李北極一時語塞,因為太上皇已經很久沒有涉及政務了。
李君華解釋道“移民不僅要移漢地之民,還要移民邊疆游牧之民,理藩院下屬的各綏靖區和你們一樣,都說困難,陽奉陰違的拖延,朕要親自北上督促一番,漢地今年移五萬,加上陸軍兩萬農墾團也就七萬,朕給理藩院定下的是五萬戶,他們可是要趕車牽牛去西疆,最好在秋季抵達,太晚了也不行,所以朕得親自去盯著。”
“派一使者去也就是了,理藩院還敢有違皇命不成”何文瑞說道。
李君華道“我不去,太上皇就要去,這一次老三是準備大干一場了,父皇也認真了,到目前為止,老三一步也沒走錯過,全是功勞,在父皇那里,我一句不是說不出來,好好配合就是我的這個皇帝的本分了。”
“那是不得不去了。”何文瑞低下頭,心道早知道太上皇掛心了,自己怎么也該有所表示呀。
李君華繼續說道“第一個還是西疆事,一是資金,無論是漢地移民還是理藩院移民,都需要資金,主要是漢地五萬移民,人數著實不少,如何籌措,要心中有數。另外就是內閣外交部和理藩院要組一個使團去西疆,配合老三的工作。
他所謀不小,要與諸國打交道,通譯、文書都要給他準備,通聯各國,訂立條約的,尤其要謹慎,老三做事從來不拘小節,一旦錯了,那就是有損國威。”
李君華在那里說著,二人心中記錄,都是些正在做的國事,且都不是小事,皇帝要么表明自己的態度,要么要內閣拿出計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