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李君威前往汗王宮,先是看望了久病在床的司馬依汗王,這也是御醫說,司馬依汗是真病而非假病,是內疾而非傳染病之后,李君威才愿意去看的,雙方見面也就說了幾句閑話,李君威贈了些藥品而已。
而調停則在汗王宮的正殿開始,竹欽上師在一旁作證,而麥爾丹則負責維持秩序,第一日的會談進行的并不順利,噶爾丹策旺要求拉達克王德登郎嘉賠償軍費,數量非常苛刻,而德登郎嘉為了討好竹欽,則要求噶爾丹策旺答應維護白教在阿里地區的權益。
雙方充分交換了意見,不歡而散,李君威甚至連話都沒有多說,似乎只是一個旁聽者,而非調停人,這讓德登郎嘉和噶爾丹策旺都有些錯愕,結束之后,李君威邀請了噶爾丹策旺前往晉商會館一晤,竹欽上師仍然陪在身邊。
“噶爾丹策旺將軍,你的條件過于苛刻了,如果你真心希望達成和平的話,就不要保持這樣強硬的態度。”到了晉商會館,竹欽忍不住對噶爾丹策旺指責起來,噶爾丹策旺也是心里委屈,他那是漫天要價,就等著裕王開口討價還價,他好賣個人情呢,沒想到這位裕王是一句話都沒說,把他架在了尷尬的位置。
李君威則是坐在椅子上,說道“好了,上師,不要指責他了,他的要求不會得到任何一點滿足。”
“殿下,您這是。”竹欽倒是有些疑惑了,哪有這樣調停的,他有些猶豫要不要把裕王的話翻譯給噶爾丹策旺聽,而噶爾丹策旺聽不懂漢語,連忙去問竹欽,竹欽也被夾在中間,李君威則是說道“你告訴噶爾丹策旺將軍,我之所以一定要見到他,根本不是討論什么拉達克停戰的問題,而是討論他的前途問題,你問問他,停戰之后他會怎么樣,前往拉薩,聽從上人的安置,是代表黃教前往和碩特汗國爭權奪利,與同族兄弟血斗,還是就此解甲歸田,甚至再回寺廟當和尚去”
竹欽不明所以,這個時候他才明白,所為調停只是李君威忽悠噶爾丹策旺來見的借口,如此大事,再不需猶豫了,連忙說給噶爾丹策旺聽,噶爾丹策旺聽后,滿臉駭然,但是噶爾丹策旺到底也非常人,很快鎮定下來,直接半跪在了李君威的面前,直言說道“請殿下吩咐。”
李君威說道“阿里,本王認為你的功勛和能力都有資格擁有這片地區。”
竹欽詫異“殿下,您是讓噶爾丹策旺將軍自立為王”
李君威看了他一眼“你先翻譯給他聽。”竹欽只能照李君威所言翻譯了過去,而噶爾丹策旺臉上的表情則是怪異的,他沒有驚訝的樣子,反而只有欣喜,看得出來,他有志于此。但是很快,噶爾丹策旺說道“上人和朋楚克大汗都不會同意的。”
李君威則是說道“這不重要,本王同意就好了,如果他們不同意,本王會出兵幫助他們下定決心的。藏地現在過于平靜了,須得攪渾了才好。你可以立刻給拉薩的上人送信,就說調停已經成功,戰爭結束了,讓他封賞你,就做阿里總管就好了。”
“可是上人不同意怎么辦”噶爾丹策旺問道。
竹欽卻是根本不猶豫,他知道李君威的脾氣,做出的決定是不會更改的,立刻說道“大丈夫做事如何能畏首畏尾,你只管按照裕王殿下吩咐的做就可以,不僅帝國會支持你,本座與拉達克王也會支持你坐上這個阿里總管的位置。”
噶爾丹聽了這話,微微點頭,至少他已經有了足夠的盟友,而對于受封阿里總管一事,噶爾丹策旺也有很大的把握,因為即便在原本就窮困的藏地,阿里地區也是最窮困的地方,和碩特汗國的核心領地在青海,而黃教主要在前藏后藏地區經營,如此窮弊之地,加上自己麾下七千兵馬,外加各方的支持,割土自立倒也并不困難。
噶爾丹策旺繼續問道“裕王殿下如此安排,是要對藏地用兵嗎”
李君威笑了笑“當然不是,只是想在藏地有真正忠誠于帝國的勢力而已,若是用兵,大可不必讓你做什么阿里總管了,直接派兵進藏也就是了。只不過,帝國也不會永遠接受藏地是現在這個模樣,將來會如何,本王又如何知道呢”
噶爾丹策旺微微點頭,李君威這是在為帝國提前布子,可現在的情況下,自己不愿意做這個棋子意義也不大,因為拉達克王德登郎嘉肯定愿意,這已經是打開了入藏之路,既然已經什么都改變不了,噶爾丹策旺只能追求有利于自己的結局了。
想了想,噶爾丹策旺說道“那外臣就上書請封了,多謝殿下恩賞。”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