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年的鞭炮之聲響過之后,時間進入了帝國二十二年,然而,對于已經紙醉金迷了二十年的申京來說,這個新年充斥著冰冷和分離,移民科案在新年前后逐漸完成了審結,當安全局理藩院聯手查察議員和官僚,而督察廳與治安廳辦理藩臣、勛貴的圣旨下達的時候,人們就知道,這件事不可能輕易善終了。
由移民科而引發的大案實際就是帝國掀起的一場反腐的大運動,上萬人被問罪,其中被流放的人數就超過三千人,而在官僚和勛貴體制內,被問責、免職、削藩的人比比皆是,每一場戰爭都會誕生很多新的勛貴藩臣,但每一場大案又讓很多人失去原有的特殊地位。
也正是在這場大運動之中,帝國的第三屆內閣得以換屆成功,做了十年內閣首相和兩年臨時內閣首相的何文瑞安全的落地,皇帝給予其殊榮,但是在他內閣成員之中,僅僅是被移民科案拉下馬的就有四個。
而權力則一片惴惴不安之中進行了轉移,元老院交給了年富力強的林君弘,元老院在移民科案之后也進行了調整,很多開國年代的勛貴失去了代表權,而在帝國二十一年間開疆拓土的新貴們執掌了更多的權柄。
議院也是如此,海內的傳統漢地,尤其是長三角、京津和廣東地區的代表人數已經不具備完全的優勢,南洋系和海外系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似乎一切都在表明,帝國的皇帝當了十年的仁君之后,似乎有大舉向外擴張的戰略,這在內閣成員之中尤為明顯。
有陸軍背景,卻管理帝國藩務多年的裴成義成為了帝國首相,第一任首相是宗藩系,第二任則是民政系,而第三任出現的軍人,在接任首相組閣之前,裴成毅以帝國大將的身份在軍隊之中退役,而副相的人選則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這是由元老院推舉的,得到皇帝首肯的趙軍肅。
趙軍肅也有陸軍背景,但是卻在當年的山東戰場上,面對兒子被虐而殺俘,因而獲罪,只不過得到特赦,前往美洲任職,隨著美洲開發公司成立,順勢成為了美洲開發公司的總督,他的本名叫趙君肅,或許是掩蓋當年的罪責,或許僅僅像是公開的說法,避帝王名諱,改名了趙軍肅。
但不管怎么說,殖民地高官入閣還是尚且首次,在上一屆內閣,任命海外行省的行政長官就被多方詬病,這一次,皇帝再次開風氣之先。
而備受各方矚目,認為一定會入閣的陳平,卻并未入閣,只是執掌中廷,雖然職位并不高,但卻是地地道道的天子親信,也是擁有了參加御前會議這一常務會議,和國務會議這種高層會議的資格。但是誰都知道,他的未來一片光明璀璨。
新的內閣班子在帝國二十二年的春季搭建完成,或許是擔心這些從藩地、殖民地出來的內閣成員對內閣行政工作會陌生,因此皇帝特許前任首相何文瑞等四名原內閣成員作為新任首相的顧問團,而且還保留行政體系內大部分部級官員,以免出現意外。
雖然信的內閣軍事和擴張的意味很充足,但是帝國目前的戰略環境卻很平和,無論是海洋還是陸地,都沒有什么像樣的戰爭,當然,對于帝國來說,永遠處于戰爭之中,在陸地的邊疆區,鎮守將軍和綏靖將軍還在清理馬賊和不服王化的部落,在南洋,原始部落對漢人聚集地的襲擊從未消失,征討也永遠在進行,而各地的殖民地就更不要多說了,戰爭無休無止,也看不到任何要結束的可能,任何的勝利都不值得慶祝,任何的失敗也不會有人驚訝。
新年前后,李君威的日子過的很愜意,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秘密潛入御書房,竊讀皇帝的私信,雖然皇帝已經足夠隱秘的與那位蘭姑娘取得了秘密聯絡,而且是一以為普通禁衛軍官的身份,但李君威卻從一開始就知道的很詳細。
他本無意介入,但太后卻永遠處于不放心的階段,因此他需要做一些事來按住太后躁動的心,以免這位太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唯一值得說的事是牽扯進移民科案中的駙馬已經結案了,這位駙馬爺原本的罪名足夠砍頭的,但因為舉報、質證有功,而且進行的相當的賠償,所以被免除了死罪,最后在勞改十五年和發配遠邊永不歸京之中選一個。
駙馬是個小白臉,根本適應不了勞改的日子,最終選擇了發配遠邊。
“又是對我傻笑,是不是有事”御書房里的皇帝剛剛放下公文,扭轉了一下僵直的脖子,卻見到裕王站在自己面前,嘿嘿直樂,就知道他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