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宗教、民族和經濟因素,帝國不可能與土著友好相處,矛盾從一開始就非常深,而當初圍城戰中抓獲的俘虜和一些叛亂的市民都被強迫修筑港口,港口暴動之后,讓塞伊夫多了超過六千的生力軍,帝國駐軍也被圍困在了城市之中。
塞伊夫發動的反攻得到了很多方面的支持,本地的土著,奧斯曼、波斯兩個大國,乃至于英國殖民者,更讓人痛恨的是帝國那些膽大包天的南洋商人,他們不僅向塞伊夫走私軍火,甚至還發生了在巴士拉港貸款給塞伊夫采買軍備的事情。
萬分危急的時候,四百駐軍和三千多名商民被困在馬斯喀特城中,塞伊夫甚至得到了用來攻城的二十四磅重炮,但幸運的是,當時有一支葡萄牙船隊經過,這支船隊從里斯本而來,長年往返于本土與印度果阿之間,而馬斯喀特城也是其經過的一站,船隊為馬斯喀特補充了超過六百名志愿水手,海量的火藥和物資,讓馬斯喀特成功支持到了援軍的抵達。
馬斯喀特這塊殖民地隸屬于檳城,而檳城方面第一個想法還是和談,但卻被塞伊夫一世拒絕了,大規模的報復開始于帝國二十一年的春天,印度洋艦隊和陸戰隊的抵達穩住了局勢,塞伊夫一世以為有兩萬軍隊和數量充足的火器就擁有了與帝國決戰的實力,結果卻是被兩千人規模的海軍陸戰隊擊敗,塞伊夫遂逃往沙漠和山脈深處,不斷的襲擾,并且提出談判。
但這一次,就不是他想談就能談的了,因為葡萄牙的東非和果阿兩個總督區摻和進來,帝國的非洲開發公司也介入,遠在蘇伊士的趙銘德不僅親自來指揮軍事行動,而且還帶來了從蘇伊士港招募的貝都因人。
貝都因是沙漠之中的游牧民,也是最好的沙漠戰士,同樣也是最殘暴的劫匪,而非洲開發公司的軍隊更是一群餓狼,而趙銘德則著重利用了這些人。
塞伊夫是阿曼人的蘇丹,但是這個國家有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那就是人口少,而阿曼地區還有一個問題就在于能養活人的地方更少。因此戰爭的形勢發生了改變,貝都因人找到阿曼人聚集地,劫奪那里的財富和牲口,非洲開發公司對少的可憐的貴金屬以及牲口不感興趣,他們要的是人。
非洲開發公司的奴隸貿易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而且他們并不專注于黑奴貿易,任何有利可圖的奴隸貿易都愿意參與,白人奴隸,尤其是白人女人在非洲殖民地轄區內可以說非常受歡迎。
沿著水可以找到人,順著羊糞蛋子可以找到牲口,阿曼人根本無處可以躲藏,港口已經被摧毀,他們沒辦法坐船去波斯,腹地全是大沙漠,人跡罕至,大的聚落被摧毀,讓塞伊夫損失了超過二十萬的人口,這幾乎就是阿曼人口的一半,隨著故都尼瓦茲被陸戰隊攻破,塞伊夫只能躲藏到罕有人知道的小村落之中,當塞伊夫的手下開始殺駱駝做食物的時候,戰爭就已經結束了。
談判是必然的,畢竟帝國不能在這里維持太多太久的軍隊,李君威的抵達就是干這個的。李君威派的人還未找到塞伊夫,塞伊夫的使者就來到了馬斯喀特,第一個要求就是歸還所有被擄走的人口,被李君威斷然拒絕了。
黃金和自由,兩大條件給了本地的牧羊人,他們帶著帝國遠征軍掃蕩阿曼地區的邊邊角角,部分俘虜被放回,告知阿曼人帝國的意志,結果就是塞伊夫在某個月色如洗的夜晚睡下之后就再也沒有醒來,他唯一成年的兒子舉著他的頭顱向帝國投降。
一個新的蘇丹誕生,但阿曼已經不是阿曼,阿曼人也不是阿曼人,帝國索要了全部的沿海平原和灌溉農業區,阿曼人最終從一個農牧民族直接變成了游牧民族,自此之后無論是政權更迭,還是外部勢力介入,都沒有再撼動帝國在阿曼地區的利益。
“一半海洋一半火焰,這個鬼地方可真是夠奇怪的。”習慣了優渥生活的李君威抱怨著本地的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