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裴元器則是搖頭,直言不諱的說道“沒用的,很多看起來合理的規章制度,完全就是自欺欺人。”
帝國海內行省對外國、異族移民的容忍度很低,畢竟海內人口增長很快,并不需要外國勞動力,比如日本內戰期間,就有大量的日本人通過海船逃難到了申京、杭州等大城市,結果就是略微一收拾,立刻分批移民,或去理藩院的綏靖區,或者直接送南洋地區,反正那些地方永遠需要人,特別是裕王西征,在大陸開疆拓土的時候,海內各行省清查域內的非法人口,尤其是日本、朝鮮、越南人,然后直接收拾了送各遠疆區,那已經是常規操作。
所以海內行省的移民政策對西津沒有任何借鑒之處,而南洋地區的移民政策對于西津來說,就似裴元器所說,自欺欺人。
檳城當年得到帝國支持,大規模興建工程,吸引了次大陸、緬甸和爪哇的勞工進駐,當時雖然國族移民眾多,但勞工永遠不夠,檳城本著不用白不用的心思,專門成立機構,立下法案,管理這些外國勞工,按照法案,外國勞工可以在檳城轄區內合法工作五年,之后必須離開。
按照當年檳城行政長官的估計,五年時間,該修的大工程早就修完了,卸磨殺驢的時間也就到了,但最終的結果是,不僅檳城,南洋的地區全都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別說遣散這些已經證明自己能適應的勞工,就算是那些剛到本地的,也是遠不夠用。
所以,五年期限又五年,十年時間,勞工不僅沒有回家鄉,還把老婆孩子,七大姑八大姨都叫來,他們已經回不去了,也不想回去。這種事一直到帝國十年之后,當第一批移民掀起的生育狂潮帶來的人口增長爆發,那些人口成人,勞動力問題才算解決,加之外國勞工帶來很多治安和宗教問題,才被限制。
雖然南洋地區已經大量出現排外風潮,但充裕的社會資源和高速發展的經濟還是讓容納這些人生存,所以南洋各行省和城市都沒有驅逐這些移民,反而想方設法給與他們合法的身份,以解決對立的族裔矛盾和由此引發的治安問題。
“元器,我覺得你不用想那么多,現在的情況是,西津必須引入外國人,這不是你能說不的,別說你,我拒絕,或者皇兄拒絕,亦或者議院立下一個法案拒絕,統統都沒有用,從西津被劃歸海外行省而非理藩院轄地的時候,這就是注定的了。
我想你也知道這是大勢,無法改變,所以你就想著,能不能做到卸磨殺驢,現在需要的時候引入,用過之后,十年二十年后驅逐他們,防止外人在西津占據太大的比重但是檳城、龍城和馬尼拉這些前車之鑒在那里,你不可能比他們做的更好。所以你肯定會想,假如無法做到卸磨殺驢,那么能不能做到同化他們。
這確實有可能,但也很難,這不是靠你腦袋想出來的,而是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所以你無需解決這個問題。”李君威拍了拍裴元器的手,提醒道。
“你的意思,我在庸人自擾,大可不用去管,給我們的子孫后代埋雷”裴元器皺起了眉頭。而李君威搖頭“當然不是,我只是提醒你,不要好高騖遠,你只能做你能做的事,這個世界上可沒有那么多兩全其美,更沒有什么萬無一失呀。”
裴元器搖搖頭,但是他也知道,整個西津只有自己頭疼這件事,對于商人來說,他們才不管宗教和膚色,只要這個人能為自己賺錢就可以了,而對于官僚來說,有問題就解決問題,而不是未雨綢繆。
李君威無奈苦笑,說道“我們換個思路,我也給你提些實際的建議。我們引入猶太人怎么樣”
“這解決不了問題,猶太人多從事金融、商業、技術、醫生等工作,而我們需要最多的是壯勞力。”裴元器搖頭。
李君威卻說道“當然,猶太人解決不了主要問題,但是也能解決問題,從需要懂得各國語言的港口員工,再到一個制鞋匠人,猶太人都能去做。我是問你,猶太人作為移民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