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希如此一看,眼睛登時亮起,感覺確實有些形似,東北西面的大興安嶺和北美西面的落基山脈一樣高大延綿,東面各自有長白山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中間都是大平原,在現在北美洲已經發現的土地上,有發源于西面山脈向南流入大海的大河,分別是遼河和密西西比河,北面有向東北流向的大河,分別是松花江和圣勞倫斯河。
南北都是海,都是南熱北冷,這北美洲可不就是放大的東北嗎
找到了模板,也就好命名了,落基山脈被命名為大鮮卑山,這是大興安嶺的古代稱呼,阿巴拉契亞山脈則以長白山的古稱太白山為名,遼河在古代稱之為大遼河,密西西比河確實比遼河大,叫做大遼河也是合理的,而圣勞倫斯河也就被叫做混同江了。
至于南美洲,二人并未急著命名,主要有兩點,其一,南美最大的巴西部分是葡萄牙所擁有,根據里斯本條約規定,帝國要永久承認這一點,自然也就不能為其命名了。其二,根據帝國的戰略,爭奪的重點是北美,南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暫且不在考慮之中。
更重要的是,命名只是小節,關鍵是戰略。
“王爺在回來之前,皇上幾次召開御前會議,其實就是想給美洲戰略制定一個計劃,但從一開始,就很不順利,其中關鍵就被堵在了和誰結盟的問題。”二人來到餐廳,邊吃邊交談。
“這有什么值得討論的,我們好像別無選擇。”李君威表示不解。
現在的歐陸形勢是,神圣羅馬帝國、波立聯邦和威尼斯共和國在羅馬教皇的支持下,已經組建了神圣同盟,對奧斯曼宣戰,這一次,帝國雖然沒有參戰,但是因為蘇伊士計劃,實質是站在了奧斯曼一方。
但問題是,隨著英荷合并,一場新的戰爭馬上會爆發,甚至已經爆發。這場戰爭一方是現在歐洲擁有最強海軍最大規模陸軍的第一強國法國,而另外一方肯定包括神圣羅馬帝國和英國、荷蘭、西班牙,問題是,天主教和新教陣營可以結盟成神圣同盟,可法國和奧斯曼未必結盟。
李君威個人認為,在這場全歐大戰之中,帝國沒有選擇,因為帝國在歐洲的主要利益集中在地中海,西津地區的發展仰賴于地中海,蘇伊士計劃同樣是為了地中海,而地中海海權在法國手里,假如有了蘇伊士運河,帝國還能與其爭一爭,現在問題是沒有運河,帝國必須尊重法國在地中海的霸權。
如此情況下,帝國與法國結盟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是誰都知道,一但選擇了法國,就要與大半個歐洲為敵,要知道在何文希主持歐洲外交事務期間,相繼與丹麥、瑞典和神圣羅馬帝國的幾個公國簽訂了協議,帝國船只可以直接開進波羅地海,而在李君威西征之后,波蘭和俄羅斯也向帝國打開了國門,若是與神圣同盟開戰,這一切就都完了。
“沒關系,這一點我會在御前會議上說服各方的。”李君威見何文希搖頭,直接說道。
“很難。”何文希顯然進行過嘗試。
李君威則是笑了“說服不了也沒有關系,反正這件事會落在我肩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會按照我想要的去做。”
“好吧,那我們吃完飯處理正經事吧。戰爭不是在王爺抵達美洲時開始,戰爭其實在海外事務部成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何文希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