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美洲開發了二十多年后,隨著本土派遣來的官員越來越多,在本地娶親生子,才在金州和北原擁有了一些學校,本質上都是貴族學校,人數很少,根本不向普通百姓開放,而這一次派遣船直接帶來申京國立高等中學的分校,直接設立在金州地區,李君威還把一些裁撤的前公司員工組建了一些初等、中等學堂,而本地一些工坊、社區自發組織的學堂也可以轉隸編制,成為公辦學堂,因此也就建立了一個人才體系,并且申京、京津兩地的大學每年都對美洲專門開放名額。
中國人重視教育,無論到哪里都是如此,普通百姓有了入學的條件自然萬民歡騰。
雖然李君威在美洲行省改制過程之中推行的新政策都好像是在揭公司的傷疤,戳他們的痛處,但無論是在本地接見官員和地方代表,還是帝國本土的宣傳之中,口徑都是一致的,美洲開發公司是帝國海外開拓的典范,這一點不只是宣傳,而是真正的事實。
李君威抵達美洲之后,這里已經擁有了超過四十三萬人規模的國民團體,這是帝國三十八年來開拓的最大成果,形成了金州和北原兩個核心城市還有很多富饒的小鎮和村莊,也形成了一套合理的經濟體系。
金州原名叫金山,本是移民的第一站,在此地發現了淘金點而快速崛起,但隨著百姓的一步步擴張,幾十年來,中央谷地已經被開發出來,曾經被野牛、印第安人占領的蠻荒之地已經形成了科學合理的灌溉體系,瓜果蔬菜和各類果樹遍布,小麥和玉米成為了本地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各類豆料的種植也很普及,而在經濟作物方面,金州地區的最大經濟作物就是棉花。
這里出產的棉花質量很好,也是美洲地區少有的棉花產區,并且在金州城內形成了不小的紡織產業,中央谷地的棉花可以直接從本地經過各種工序,成為染色棉布乃至成衣,不僅為美洲百姓,也成為了面向印第安人貿易和向西班牙殖民地走私的重要商品。
而金州地區另一項產業就是曬鹽,因為這里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熱而少雨,最適合鹽田蒸發,這位北方的捕魚產業和向南走私的便利。
金州因為淘金而建立,卻因為農業也興起。但說起來,北原地區的發展勢頭逐漸超過了金州地區,雖然那里因為氣候寒冷而導致農業不發達,但卻發展起來美洲最為發達的工業。
北原的開發也是因為淘金,一開始因為金州的中央谷地的灌溉體系沒有完善,所以想要在北原發展糧食種植,但事與愿違,人們發現,這里比金州更好深入內陸,沿著河流山谷,可以做找到很多印第安部落,毛皮貿易率先成為了主流,因此也就誕生了皮具加工等行業,而北方地區的捕魚和捕鯨行業興起,加上沿河地區茂密的硬木森林,直接讓北原的造船業崛起。
每年前來美洲的貿易船都會在北原修理,漸漸的,北原不僅造漁船、捕鯨船和巡邏船,最后連縱帆船和巡航艦這類戰艦都可以造了,北原造船廠這個擁有七百多工人的造船廠也是美洲地區最大的工廠。
實際上,在現在的世界各國,最大的工廠都是造船廠,而造船廠無論在哪里都會因為其需要更多的配套產業而誕生工業城市,僅僅是需要的鐵件就需要礦產、冶鐵和鐵制品加工,再加上造船需要的鋸木工廠、伐木場、帆布、繩作等行業,實際上人口在兩萬七千多人的北原城大半產業都是在為造船廠配套。
而美洲地區為人稱道,被稱為海外開拓典范的不僅是因為這里的經濟,還有就是國民團體是與本地土著印第安人的良好關系。
第一波移民抵達之后,因為發現了淘金點,所以迅速與當地的印第安人產生了沖突,一場降維打擊后的戰爭后,開拓者們獲得了土地、金礦、干活的奴隸和女人,就此扎根下來,但是很快,人們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么一定要和印第安人打仗
在經過一陣爭論后,第一代美洲評議會達成了一個共同的意見和印第安人沖突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