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能兩種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但所有的物質,從土地到毛皮、糧食等等所需一切,都可以用貿易獲得,至于人力資源,雇傭也就罷了,說到奴隸,更是沒有多大用處。
在殖民地,大量使用的奴隸只有兩種用途,其一用于經濟作物種植園,比如加勒比海和南美的甘蔗種植園,北美的弗吉尼亞的煙草、靛藍種植園。其二就是用于礦山,比如西班牙人在美洲殖民地的金銀礦、硝石礦和水銀礦,這些地方大量使用奴隸,以李君威的戰略目標波托西銀礦為例,這里已經是一個擁有二十萬人的礦業城市,絕大部分的人口是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族裔。
但是這些產業在北美領地早期都沒有,奴隸可不能用于捕魚、淘金和伐木,而等到美洲地區擁有棉花種植園和各類礦山的時候,帝國在此地已經有了充足的人口,也使用了包括蒸汽排水機在內的一些機械,當然,更關鍵是的是,美洲地區用不著生產什么大宗貨物。
加勒比海和南美的蔗糖,弗吉尼亞的煙草等經濟作物是直接供給歐洲的,但美洲行省生產的經濟作物和產品用來供給帝國本土卻有著運力限制,長久以來,每年就那幾艘船,當然要裝滿高價值物品,金沙、西洋參、毛皮、鯨魚制品是主要的,價值稍微低一些的就是各類皮子,特別是北美野牛的牛皮等東西,但這些東西只能靠特價銷售才能有利潤。
而美洲地區一開始為了安全,長期與世隔絕,西班牙人不知道他們的存在,等到相互知道了就爆發了戰爭,只能靠走私來發展的對外經濟。
既然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那為什么要生產,既然不生產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勞動力了,印第安人奴隸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而且如果需要印第安奴隸就要與印第安各部落進行戰爭,這讓公司的安全成本非常高,也不利于快速向內部開拓,如果和平條件下獲得毛皮成本是最低的,至于印第安人對移民的不信任和仇視,也不需要主動解決。
在早期,美洲開發公司估計,在西海岸大約有四十到五十萬的印第安人,這已經不算少了,整個北美才二百五十萬人規模,開拓的移民還沒有發動戰爭,僅僅是雙方貿易來往所傳播的疾病就已經讓印第安人大量的死亡了。
當然,最少的時候,印第安人數量只剩下了十幾萬,北美的印第安人相對于中南美洲的,文明程度很低,但卻很團結,一旦生病,全族都在照顧,很容易就會傳染。
而控制印第安人并不一定靠武力和奴役,貿易本身就是一種很大的控制,僅僅只需要在海岸邊撿一些色彩鮮艷的貝殼就能從內陸的印第安人那里換取毛皮,各種顏色的玻璃球更是能當珍珠來用。而最暢銷的商品永遠是酒。
帝國移民在北美最先種植的是高粱和地瓜,這兩種作物都可以用來釀酒,而印第安人對酒完全沒有任何的抵抗能力,雖然在如今的時代,喝酒傷身還不能被酒鬼們接受,但至少所有喝酒的人都知道,喝酒誤事,喝酒也容易惹事,但印第安人連這種概念都沒有。
今朝有酒今朝醉,喝不死人不算完是印第安人的喝酒習慣,每當印第安男人擁有了酒,開始聚在一起喝酒的時候,印第安女人不會勸解,她們只做兩件事,先把喝酒的男人趕到沒有孩子和牲口的野外,第二件則是收了男人身上的武器,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