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哪個時代,無論在什么樣的國家,貧窮的人總是比富裕的人更容易招募到軍隊之中,想要靠參軍改變命運的永遠是窮人,而擁有相當資產的人則更多的與理想、愛好和愛國情緒有關系。
在帝國本土和富裕的海外行省,這一點沒有問題,畢竟無論是兄弟比較多的農村家庭還是失地農民,都有非常多的數量,海軍陸軍都比較容易招募到士兵,而在殖民地就更簡單了,滿地都是無所事事的土著,有錢就行。
可在美洲,卻是完全的不同,相對來說,海軍是比較好招募水師的,畢竟在美洲地區,無論是走私、捕鯨捕魚還是省內之間的貿易,商船之上都有相當數量的水手,海軍只要開出相對較高的薪酬,就有大量的水手應募。
給海軍當水手其實是比較安全的,海軍船只夠大夠堅固,不會在惡劣氣候和惡劣海域出現,船員們最害怕的天氣因素被排除在外,而且海軍的船只足夠復雜,能在海軍艦船,尤其是戰列艦、巡航艦這樣的主力艦上服役,能夠學習到很多的東西,水手們服役超過六個月,離開的時候就會得到海軍開具的證明,對其水手素質進行打分,無論是操帆的專業能力還是遵守紀律以及品格都有相應的評價,這些對于水手來說更容易以后找工作。
即便是作戰會有風險,但是帝國海軍的戰績還有強大的船只也會給人安全感。
但是陸軍就沒有那么幸運了,美洲的帝國國民是擁有海軍傳統的,但卻沒有陸軍傳統。
從美洲地區被西班牙發現之后,雙方一直進行著海軍的戰爭,再加上美洲公司一開始所有的船只都是武裝商船,這導致只要美洲公司與西班牙人的船只在海上遭遇,不論是軍艦之間還是商船之間,還是軍艦和商船之間,肯定會爆發戰斗。所以到現在,美洲地區的船只仍然保留著一個傳統,遇到西班牙船只,不管打的過打不過,先開兩炮再說。
但是在陸地層面就不存在了,美洲地區的陸地敵人一開始是印第安人,與西班牙人的陸地接觸只有探險隊等軍隊,雙方的陸地都不接壤,這導致的結果就是,美洲地區沒有像樣的陸軍,唯一一支陸軍是白頭鷹營,卻也只是一個分營,五百人規模,也是現在綏靖將軍麾下唯一的正規軍。
白頭鷹營是當年參加過民族解放戰爭的美洲連,作為英雄部隊繼承下來。因為美洲國民與印第安人很早就達成了和解,所以在邊境的綏靖區只有一些民兵,領軍餉的騎兵更多的是警察屬性而非陸軍,實際上,在美洲百姓的眼里,領軍餉的陸軍就是警察,而白頭鷹營是原先美洲總督的衛隊。
而在當年西班牙人大舉進攻金州,登陸作戰的時候,發揮重要作用的也不是白頭鷹營,而是市民自衛隊和村社民兵,還有武裝水手,是這些人把西班牙人趕下了海,保護自己的財產和生命。
而對于美洲大部分百姓來說,他們的生活履歷之中很少與軍隊打交道,大部分移民來到了美洲,第一個工作就是淘金,在金場淘金,擁有了一點積蓄,然后到城市開一個店鋪或者其他什么工坊,或者在城鎮周邊購買一塊土地安家,所以美洲的百姓對淘金很迷信。
在改制之前,育空地區發現大量淘金地的消息傳出,無論金州還是北原,大量的城市農村閑散人口都去淘金了,相對于有可能一夜暴富且自由自在的淘金行業,誰會愿意領死工資,去當受人擺布的士兵呢
這直接導致了海軍陸戰旅在本地的擴軍行動大為受阻,加入軍隊的人不多,卻很精良,很多城市之中熱血青年,在受教育過程中萌發的愛國情懷和英雄情結,讓他們加入軍隊,一些學校的學生也踴躍參軍,但數量完全不夠。
“印第安人,只有印第安人才能解決兵源問題。”這是所有將軍們的深刻認知。
美洲有幾千萬印第安人,但是大部分都分布在中南美洲,在北美數量只有二百五十萬左右,因為大鮮卑山寬大高聳,內陸還有很多沙漠戈壁,導致西海岸的印第安人實際是相對孤立的,實際上,現在的美洲行省的國民也僅僅是勉強找到了前往中東部的道路而已。
西海岸的印第安人非常落后,沒有國家和民族概念,只有部落,甚至連像樣的部落聯盟都沒有,也沒有像樣的農業和手工業,狩獵是主要的生產活動,在與東部的泰西人、受泰西人影響的中東部印第安人交流和與帝國百姓的交流中,他們獲得了鐵器和馬匹,這極大改變了印第安人的生活,提高了他們的狩獵效率。
但帝國掌控區的印第安人只有三十萬人左右,目前他們與美洲行省的狀態更像是外藩與中央的關系,雙方建立聯絡,然后禮節性的向帝國朝貢,然后獲得美洲行省的承認和保護,雙方可以自由的進行貿易,原來的美洲公司只是在一些印第安部落比較聚集的地方設立一些簡單的據點,這些據點略有武裝性質,但更多相當于法庭,印第安部落自己的事務自己解決,一旦與帝國商人發生沖突或者部落之間的沖突,就由據點里的人進行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