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穿著華麗的軍服站在了船尾樓甲板上,這是很顯眼的位置,這是西班牙艦隊的傳統,指揮官在戰斗中要像孔雀一樣站在最顯眼的位置,激勵全軍的士氣,而在拉斐爾看來,司令官的勇氣是西班牙人之于帝國的一個優勢。
中國艦隊司令官都膽小,不敢站在甲板上。這是與帝國海軍打交道的各國海軍的固有印象。實際上也差不多,李明勛從制定專門的海軍條例時就提出,大艦隊作戰,指揮官要呆在安全的指揮室,并且隨時根據旗艦戰損情況更換旗艦,而當發生接舷戰、桅桿折斷、傷亡巨大等不利情況時,由旗艦陸戰隊指揮官接管本艦隊指揮權,保護艦隊指揮層級的安全。
之所以有這些規定是因為帝國海軍從來不覺得海軍決戰的勝負在指揮官一個人的勇氣,相反,一個再愚蠢的海軍指揮官也比沒有指揮官要好的多,至少這個蠢貨還會下達撤退的命令。而戰列艦決戰是一項復雜的海戰課題,需要完整的指揮機構,雖然大艦隊決戰一般會設立副旗艦,但那是在硬件設施上,人員上可沒有備份。
但拉斐爾不清楚的是,類似的海軍條例可管不住遠征艦隊,原因在于,遠征艦隊的致遠級雖然從船只到船員都是按照戰列艦配置的,但在帝國海軍之中就是巡航艦,巡航艦戰術就很靈活了,可以說,巡航艦上只有軍法沒有條例。
而趙龍城又是一個極富個人魅力的海軍將領,別說決戰時出現在指揮甲板上,在正式加入海軍之前,這是一位接舷戰都第一個跳幫的家伙。
趙龍城不僅站在了露天甲板上,甚至還到船尾樓的最高處,揮舞起了帝國的國旗,引發了遠征艦隊全員的山呼萬歲之聲,壓制住了西班牙人的囂張氣焰,可趙龍城可不只是勇敢,他還非常有智謀,在確定利馬艦隊境況不好之后,趙龍城立刻發布命令,前衛艦隊全帆前進,后衛艦隊加速補位。
“速度是我們最大的優勢,這是最應該被發揮的。”趙龍城對所有軍官說道。
“將軍快看,中國人動了。”圣菲號的艦長拉奧尼亞指著遠征艦隊的方向,有些不安的喊道。
“住嘴,你是一個軍官,保持冷靜。”拉斐爾斥責了拉奧尼亞,仔細觀察遠征艦隊的情況。
遠征艦隊一直保持和利馬艦隊齊頭并進的態勢,這是因為利馬艦隊占據了上風,且主力艦有數量優勢,如果落后戰列位,很容易被利馬艦隊搶占t字頭,完全打亂遠征艦隊的戰列線,而齊頭并進的情況,縱然利馬艦隊擁有進攻主動權,要想發揮數量優勢,也得最后三艘重炮艦隊加速,夾擊遠征艦隊。
而利馬艦隊也維持著與遠征艦隊一樣的速度,也防止遠征艦隊搶占t字頭,原因就在于,雙方是沿著海岸線前進,一旦遠征艦隊搶t字頭,利馬艦隊除了靠近應戰,別無選擇,向右轉向上風,只能是觸礁或者擱淺,而拉斐爾知道艦隊的情況,不想和遠征艦隊交戰。
可是眼前的一幕超出了拉斐爾的預料,帝國遠征艦隊明顯在搶速度,他們先是拉開了距離避免船帆被西班牙人用鏈彈、霰彈、桿彈、星彈等彈藥破壞,然后迅速升起了全部的船帆,不僅橫帆、縱帆全部升起,就連翼帆也完全使用起來,但這只是包括旗艦在內的前衛艦隊,后衛艦隊三艘艦船僅僅是升起了全部的橫帆,并未拉開距離,也沒有全速前進,似乎只是想補上因為前衛艦隊加速形成的空位。
“他們在做什么”拉奧尼亞問道。
拉斐爾說“試探。”
“怎么試探”拉奧尼亞不明白,如果是試探,應該是靠近炮擊才對。
拉斐爾說道“他們的前衛艦隊全速前進,拉開與我們的距離,就是要搶在我們前方,然后再降速,把前衛艦隊插在我們與海岸線之間,這樣前衛與后衛兩支艦隊就能全力夾擊我們的前衛艦隊三艘船。
但是顯然,我不會允許這種不利的情況出現,為了避免,只能撲過去決戰。”
其實在拉斐爾心里很清楚,拼速度是完全拼不過中國人的,這是中國海軍崛起之中,所有的敵人總結出來的一個共同經驗,當年大家還用臃腫的商船做戰艦時,中國人就打造了專門的戰艦,當大家用重炮艦主力艦的時候,中國人用上了修長的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