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威長年在外,在他的認知之中,奧斯曼這種沒有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封建國家是沒有多大前途的,境內還有各種宗教的爭端,簡直就是一團亂線頭。而且還處于強國之間,與諸多強國有矛盾,占據著重要的交通要道,時刻都處于大國競爭之中。
而帝國或許是唯一一個希望奧斯曼維持統一和強大的國家,這樣才能平衡歐洲各國的力量,只不過,這種希望也不是永久的。因為隨著帝國西部大規模的移民開發,帝國本身的實力在增強,可以自己平衡、震懾來自歐洲挑戰,而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必將使得這種力量更有效率的發揮,所以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弱小、分裂的奧斯曼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趙銘德在十天之后來到的海法港,他看起來非常憔悴,整個人瘦了一圈,但一雙眼睛卻迸射出高昂的斗志。
“殿下,我很抱歉,辜負了您的信任。”趙銘德面對李君威,言語之中滿是羞愧。
李君威起身,拉著他的手坐下,問道“你怎么樣,聽說你來的路上遇到了襲擊。”
“是一群失去工作的埃及人,想要尋求我的幫助,結果有人借機襲殺。被我的護衛當場擊斃了四個,但也引發了一些變亂。”趙銘德認真說道,在他坐下的時候,表情忽然扭曲,李君威一看就知道他身上有傷,立刻讓人把隨行的御醫叫來。
趙銘德的后背有一條超過十厘米的傷口,看樣子是爆炸的破片打出來的,由此可見當時的危險。李君威直接讓趙銘德趴在茶幾上,由醫生處理傷口。李君威寬慰說道“在蘇伊士項目上,你做的已經非常好了,至少超出了我個人的預料。而現在蘇伊士地區的形勢變化,也不是你造成的,更不是你能解決的,因此不會有人怪罪你,我叫你來,是想知道,你接下來想要怎么做。”
“我準備去開羅一趟。”趙銘德非常肯定的說道“這次埃及暴動的幾個話事人,我與之有幾分交情,當初蘇伊士灌渠開通時,就多虧了他們的幫忙,我認為我可以說服他們暫時停止暴動,與奧斯曼帝國坐下來商討一下,并且讓他們相信,蘇伊士運河絕對不會威脅尼羅河三角洲,反而會給埃及帶來繁榮。
這樣,短期內可以保證,雙方談判期間,我們的南部工程可以繼續,長期還要看雙方能否達成和平。”
李君威點點頭“我猜測到你會這么做,但是沒想到你會有前往開羅的打算。剛才看到你受到襲擊而受傷,我還后悔把你叫來,現在來看,沒有什么后悔的,如果我不叫你來,你去了開羅,或許連命都沒了。”
趙銘德咬牙說道“殿下,為了帝國,為了蘇伊士運河,我不怕死。”
“我知道你不怕死,但你的生死直接影響帝國的利益。”李君威提醒道。
趙銘德自然知道這一點,如果自己死了,死在了開羅,由此肯定會引發帝國的外交政策的改變,在埃及和奧斯曼中央政府之間,就必須有一方站出來負責,而帝國也就必然與這一方成為敵人,趙銘德攥緊拳頭,很是不甘心。
李君威則是說道“蘇伊士項目發展到這個地步,已經不是調停、談判可以解決的了。我們需要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需要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