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時候,彼得已經越過的頓河,坐在了一輛四輪馬車上,鋼制的輪轂上加了履帶板子,以適應秋季南俄羅斯大草原的泥濘,隨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彼得打開窗戶,對窗外的騎士說道“親愛的緬息科夫,你也進來避雨吧,天氣實在是不怎么好。”
而緬息科夫卻露出了一臉的狐疑,彼得呵呵一笑,才忘記自己已經習慣說中國話,而這位從莫斯科前來接駕的好友不懂中國話,他又用俄語重復了一遍,緬息科夫是當年彼得在少年軍的好友,也沒有做作,立刻進入了車廂,甩掉了身上的雨水。
當緬息科夫看向彼得的時候,他正拿著一本艦船雜志在看,是在西津買的最新版,而另外一只手搖動著一具小型的爆米花機,保持著均勻加熱。
“陛下,我聽說這種東西如果操作不當,會發生爆炸,很危險的。”緬息科夫提醒說道。
“不會,我已經習慣了。這本雜志,我每看兩頁,里面的溫度就正正好。”彼得解釋說道,爆米花是他在帝國最大的愛好,即便是離開,他也難以割舍。
很快,彼得看完了兩頁的雜志,然后砰的一聲,弄出了熱騰騰的爆米花給好友分享,當他準備再弄一爐子的時候,卻發現隨身攜帶的玉米已經用光了。去打開另外一個袋子,露出了里面的土豆,緬息科夫說道“陛下,這種東西應該不行,爆米花機是谷物放大器,而土豆不是谷物。”
彼得聞言,想起了自己曾經做過的傻事,一開始他看到爆米花機,簡直驚為天人,真的以為這就是食品放大器,任何吃的東西放進去,都可以擴大五倍十倍,他不止一次的把土豆放進去,結果沒有任何效果,一直到后來他真正了解了爆米花機的原理,才是放棄了曾經懵懂的想法。
“我當然知道。”
“那您為什么還要帶這些土豆呢”
“這是西津農學院專門為本地培養的土豆種,用中國人的話來說,我們腳下的土地非常適合種植土豆,這是一種耕作簡單但是產量很高的作物,我要在全俄推廣,還有玉米和地瓜,我真的很希望我們的后人會叫我地瓜彼得、土豆大帝、玉米曉夫。”彼得說道。
但是緬息科夫在彼得的眼睛里看到了卻是迷茫,而不是對未來的憧憬,而這種表情、眼神是他極為陌生的。
緬息科夫與彼得在少年軍里一起長大,他還記得彼得當年意氣風發的樣子,每當在莫斯科的僑民區獲得什么新鮮玩意,他總是會說一些大話,比如得到一桿精良的燧發手槍,他會告訴少年軍,將來要給每個人配屬一把,得到一門火炮模型,他說將來要造一千門,要被人叫做火炮沙皇看到座鐘,也會高呼將來要給每一個俄羅斯家庭送一個,改變俄羅斯人自由散漫、稀里糊涂的性格,今天,他嘴里依舊說著熟悉的大話,但眼神卻是完全不同。
“陛下,您怎么了,發生了什么嗎”
“我有些迷茫了。”彼得說道。
緬息科夫問“為什么迷茫”
彼得說道“親愛的緬息科夫,少年時代我們接觸過很多的外國人,德意志、荷蘭、瑞典,他們會帶來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打開我們的視野,勾起咱們的好奇心,但是在帝國境內,完全不同,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稀奇古怪的東西應接不暇,遇到什么都不會令人驚訝。很多東西我們可以造出來,但是有些東西,我懷疑我們根本制造不出來。比如這本雜志上的船只,尤其是那些噴吐著黑煙的蒸汽動力船,已經不是能工巧匠就能解決的了。
這需要一個產業,設計幾十上百種部門,需要成千上萬的人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