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在倫敦的政治圈子里不時什么核心人物,但卻與帝國頗有淵源,托馬斯爵士是裕王李君威的好友,雖然二人發生過爭吵后已經幾年不來往,但為了英國,托馬斯爵士還是出來賣他的老臉。
諾頓子爵是當年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地區的總督,年邁的他在幾十年前與帝國的太上皇共同對付來自歐洲的挑戰,他也是東印度公司與帝國實現長期合作、和平的重要推手。
還有一位是牛頓爵士,他與帝國并無淵源,出現在這里,僅僅是因為李君威代表皇室與英國斯圖亞特王室通訊期間,屢屢提及到他,而且兩國和平期間,牛頓發表發表文章的幾家科學雜志都會立刻得到訂閱。
只不過,李君威對牛頓感興趣時,這位爵士還未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發表萬有引力的文章,而當英國人現在讓牛頓爵士作為禮物拉近兩國關系的時候,這位科學巨匠已經負責倫敦塔的鑄幣工作,或許是五百英鎊的工資滿足不了他的生活所需,牛頓癡迷上了煉金術。
“在這秋雨之中,能讓人感覺到冷靜,或許我們在這里談也是可以的。”托馬斯爵士說道。
澹臺云風很無奈,說道“諸位,我非常誠懇的告訴你們,我真的沒有你們需要的那種授權,我只是代表殿下來進行停戰談判的,成功也好,失敗也好,我沒有被要求取得任何的成果,你們想要的那些,只有在裕王殿下那里,甚至到申京才能得到。”
“可是我聽說,你們已經開始向法國地中海艦隊移交鐵甲艦了。”牛頓出言說。
澹臺云風“那都是按照原來制定的計劃進行的。”
“你們真的能接受法國在歐洲一家獨大嗎”牛頓繼續追問。
“不能接受又如何,法國原本就是一家獨大的。路易國王在這場戰爭中幾乎對抗了整個歐洲。”澹臺云風平淡回應,他深深的看了牛頓一眼“英國的存在并不能平衡法國的擴張,英國的失去其實也改變不了大局。”
事實正是如此,英國看似重要,實際也沒有那么重要,在對抗法國之中,英國能的只有部分海軍、金融資本和部分陸軍,而這三者的前兩者,帝國都可以,至于英國的陸軍,帝國可以通過武裝其他國家的軍隊來平衡,現如今帝國擁有最強的實力和先進的軍事技術,可以說,在戰爭中,想讓誰贏,誰就能贏。
當時長久來看,英國還是很重要的,但那種重要必須建立在英國順從帝國利益的基礎上,否則還不如沒有。
“如果您是這樣的態度,我認為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牛頓氣沖沖的說,轉身就要離開。
澹臺云風問“爵士,我可以請教您一個私人問題嗎”
“我只會與我的朋友探討科學,而不是敵對國家的外交官。”牛頓說道。
澹臺云風搖頭“不,我只是想替殿下問一句,您究竟是不是因為一個蘋果砸中了腦袋,才發現了萬有引力”
“這你這是什么問題。”不要說牛頓,其余人也不明白澹臺云風為什么會問這樣一個問題。
澹臺云風說“這是我們的小學教科書上的一個故事。”
“哼無可奉告。”牛頓扔下一句冷冷的話,轉身離開了。
澹臺云風見他是這個樣子,很是無奈,他想起在里斯本時,他與同僚準備這場談判時,大家就討論,等英國被打敗后,一定要把牛頓這個家伙打為戰犯,然后把他綁到加勒比海的椰子樹下,看看掉下來的椰子能不能把這個家伙的腦袋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