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佩德羅的野心實在是太大,想要徹底征服摩洛哥,而那是一個擁有至少兩百萬人口的國家,統治當地的阿拉維王朝剛剛建立三十年,正處于一個封建王朝的巔峰時代。葡萄牙組織的規模達到一萬四千人的遠征軍失敗,折損了三千多人,連帶著帝國的休達殖民地也遭遇了圍攻,一直到摩洛哥人在帝國的防御體系下撞的頭破血流,才結束了這場沖突。
葡萄牙的失敗原因是多方面,其中佩德羅本人的失誤是主要原因,佩德羅在戰略上顧此失彼,一邊想著趁著歐洲國家分身乏術,快點把摩洛哥吞下去,一邊還想留著精銳陸軍,看看有沒有機會在歐洲戰場上為葡萄牙爭取到利益,結果兩頭顧,兩頭都沒有得到好處。但是葡萄牙的損失并不大,暴露出來的問題卻不少,葡萄牙的軍隊在換裝了帝國陸軍裝備后,戰斗力還是可觀的,但是軍隊的后勤系統卻很孱弱,而且因為過多的向歐洲國家借貸,佩德羅手里的資金也并不充裕。
李君威在得到了佩德羅的肯定回答之后,略作思忖,還是說道“很遺憾,帝國在馬格里布地區的戰略仍然是有限擴張。”
這是帝國一貫的戰略,對外的殖民擴張從來不會貿然去征服有組織的文明國家,尤其是在西北非這樣帝國力量延伸的邊緣地帶,成本投入與回報實在是不成比例,這也是帝國為何支持葡萄牙殖民馬格里布地區,摩洛哥成為了葡萄牙的殖民地,就會對帝國開放,如此就已經足夠了。其實如果阿拉維的蘇丹對外開放,自由貿易的話,帝國甚至不愿意支持葡萄牙的殖民
“這是當然,當然。我對您親自制定的戰略很熟悉,我也不會去改變這一切。我想說的是,我準備再吸引一個伙伴進來,分擔成本。”佩德羅笑著說。
李君威聞言,贊許佩德羅也有些開竅了他說道“國王陛下,您真是越老越妖,只不過人家分擔成本也會分走收益呀,你準備邀請哪個國家介入尼德蘭嗎,現在的尼德蘭卻是很有動力對外擴張。”
“當然不是,那群荷蘭人都是見錢眼開忘恩負義的混蛋,我可不想被反客為主。”佩德羅連連搖頭,實際上如果佩德羅選擇尼德蘭,他也會拒絕的。
尼德蘭的整體實力比葡萄牙還要強大,在各個方面來對比都是如此,而且尼德蘭是一個商業國家,距離馬格里布地區又近,一旦其參與進來,帝國與葡萄牙的利益都會受損。
“我尋找的伙伴是熱那亞人。”佩德羅說。
李君威笑了“確實是個不錯的伙伴。”
熱那亞雖然也是一個商業國家,但只有六十萬人口,是一個小國,且與帝國、葡萄牙關系都不錯,熱那亞有卻很有錢,其銀行家一直以來也是歐洲君主們的座上賓。
這個時候,佩德羅打開了地圖,說道“而且,我想還是要換一下策略,上一次進攻阿拉維蘇丹國失敗,將領們得出的結論是,這個國家的軍隊擁有相當的戰斗力,阿拉維的蘇丹從非洲的南部買來少年的黑人男女,然后讓他們兩兩結合,形成了一支只忠誠于蘇丹的軍隊,他們的后代也是如此。在沿海地帶,大規模的軍隊進行決戰,我軍占據相當大的優勢,可是一旦深入內陸,對方利用熟悉地形和駱駝帶來的機動優勢,就會占據上風,我的兩支軍團就是這樣被消滅在沙漠的邊緣。
現在將領們依舊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解決,為此我專門請教了幾個哥薩克的雇傭兵軍官,他們對馬格里布地區氣候并不適應,尤其是沙漠邊緣地帶,所以即便大規模的雇傭騎兵加入戰場,也無法根本性解決問題。”
李君威還是很滿意佩德羅這一點的,和他一樣有自知之明,不會為了聲名和利益瞎指揮軍隊,相反,充分尊重軍隊指揮官,尤其是中下層參加實戰的指揮官的意見。
“那您的新策略是什么”
“換一個方向,不再向南進攻摩洛哥,而是向東進攻阿爾及利亞、突尼斯等地。”佩德羅說。
“趁火打劫”李君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