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那亞曾經在七十年前,曾經有過七十年的歐洲經濟中心的待遇,但是這一地位已經被阿姆斯特丹取代,隨著經濟中心的轉移,熱那亞開始衰落,但是真正讓熱那亞一落千丈的是參與西班牙國王的財政融資,西班牙國王的幾次破產讓熱那亞人損失頗多,最終完全退出了天主教國王們的金融顧問圈子。
現在的熱那亞,賴以為生的除了地中海沿岸的貿易,就是借助西班牙的商業網絡,批發來自美洲的貨物,行銷其他地區,但問題是,隨著帝國的崛起,環繞印度洋沿岸已經誕生出了很多直接和美洲競爭的熱帶作物產地,而帝國與西班牙在殖民地的合作,讓熱那亞人對美洲貨物的壟斷徹底喪失。
為了生存,熱那亞人只能投向在美洲擁有大片殖民地的葡萄牙,佩德羅二世也厭倦了猶太人主導葡萄牙財政政策,因為欣喜的歡迎了熱那亞,并將這個小國引薦給了李君威,與葡萄牙的合作只能算是熱那亞人的生存之策,真正的發展和復興還是要著眼于蘇伊士計劃,可現在的埃及地區的混亂讓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前景不明,熱那亞人只能更進一步,主動創造與帝國合作的機會。
雖然李君威愿意接受熱那亞人的熱情,但對于更深層次的合作并不感興趣。
實際上,帝國是很喜歡熱那亞這樣的國家的,熱那亞像極了一個小號的尼德蘭。這樣的國家沒有什么戰略縱深,人口也不多,更沒有多少資源發展出工業,貿易和金融行業是國家的命脈,這樣的國家天然要以擁有海洋霸權的國家為伙伴。而帝國擁有霸權,又有廣袤的投資市場。
這個時代的金融行業是有很大排外性的,佛羅倫薩資本控制著法國,威尼斯資本則在重要的尼德蘭市場排斥熱那亞人,西班牙的國家財政已經被猶太人和葡萄牙人分食,原本被熱那亞人看重的英國陷入內戰狀態,實在不是什么好的選擇。葡萄牙太小了,而且國內經濟多樣性很差,本身又有不錯的金融實力,熱那亞人只能尋求更大的空間。
在大部分時間里,熱那亞銀行家們都習慣性的向天主教國王等封建領主金融服務,或者把資本投入到海洋貿易之中,對殖民地投資他們并不是太熟悉,而隨著蘇伊士通道的開通和帝國西津地區的崛起,熱那亞人對帝國越發的了解,他們忽然發現,這個世界上對金融資本需求很高,又會產生非常高利潤的投資行業還有工業,而這是熱那亞人非常陌生的,但真正的工業集中之地,恰恰就在帝國。
工業與殖民地投資,成為熱那亞人向往所在,在確定之后,他們瘋狂的向帝國示好。
不得不說,熱那亞人確實找到了一個不錯的時機,大同盟戰爭剛剛結束,各國都很疲弱,無力進行對外擴張,而馬格里布地區位于奧斯曼勢力范圍的最遠端,而奧斯曼又一次陷入了內外交困之中,實在是天賜良機。
佩德羅打了前站,白敬宇趁熱打鐵,但是真正促成李君威看重熱那亞人加入到殖民馬格里布行列的還是李素。
在李君威這一次遠征美洲,縱橫歐陸的活動中,涌現了一批堪用的人才,外交層面的澹臺云風,海軍方面的趙龍城,陸軍層面則以李素為代表。只不過實在是沒有爆發什么大規模的陸地戰役,而北美的軍事問題,李君威已經完全交給了趙龍城,李素再一次閑了下來。
作為榮王李定國之孫,宗室之中少有的人才,李君威自然愿意多多提攜,在確定李素不愿意立刻折返申京,享受鮮花和安逸生活后,李君威決定讓李素負責地中海區域,他稍稍花了一些精力,就讓佩德羅二世國王同意李素擔任殖民馬格里布地區的總指揮,熱那亞人也是舉雙手歡迎。
只不過因為馬格里布的許多勢力是奧斯曼帝國的附庸,李素并不能公開以殖民為目的,所以帝國武裝力量還是以打擊巴巴里海盜為理由,與葡萄牙、熱那亞人的關系處于聯盟不聯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