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僅僅過了四天時間,沈家就派了沈世文前來接洽,這是沈家在印度這一支的長門長子,李君威見過兩次,對其感觀還算不錯。
沈世文在見到李君威后,給出的答案卻是截然不同,據他所說,皇帝李君度重病已經接近痊愈,國內形勢也已經穩固了。一應犯上作亂的奸黨被鏟除,已無大礙。
李君威感覺很有些不可思議,雖然他也很希望是這樣,但實在難以置信,因此在沈世文邀請他前往國都阿格拉的時候,明確表示了拒絕,要求必須得到長兄和長嫂的親筆書信才會相信,并且在林西塘抵達之后,他立刻派遣林西塘前往德干地區,與侄子李昭圭接洽,詢問那邊的消息。
李昭圭送來的消息也差不多,說阿格拉形勢已經穩固,只不過他尚未接到前往阿格拉的圣旨,到底也是領兵在外的人,實在不敢妄動。
而李君度和沈有容的親筆書信很快到來,李君威信了七八分,這才決定前往阿格拉,但是卻告知沈世文,秘密前往,不得驚動太多。
因此在二十天后,李君威隨著一支沈家的商隊來到了阿格拉,這座城市處于緊張的氛圍之中,在城門口還吊著數百尸體或者頭顱,那就是政變的失敗者了。
“那顆腦袋就是塔哈,我親自砍下來的。”一個少年人騎白馬而來,見李君威在馬車上掀開簾子,出神望著城門口的人頭,微笑說道。
李君威被這聲音驚醒,發現這少年人也不過十四五歲的模樣,生的卻是極為英俊,一身戎裝更增三分英氣,只不過年紀太小,胡子都沒有,臉蛋上的稚氣也未完全脫去,這少年雖然膚色較淺,眼眸微微泛藍,讓李君威立刻認出了他的身份“昭奕,是你,你都這么大了。”
這人正是李昭奕,名義上是印度皇帝李君度的第三子,得封寶親王,但實際上卻是李君威的庶長子,一直養在印度。
“參見叔王。”李昭奕下跪施禮,李君威連忙下車攙扶。
自李昭奕被封王后,他已經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只不過如論所處環境還是內心意愿,他都必須以叔王之禮待李君威。
“你已經長大成人,我實在是歡喜。”李君威握住兒子的手,久久不松開。
“父皇和母后在宮中等候,請叔王隨侄兒來。”李昭奕說罷,在前方引路。
城內依舊處于戒嚴狀態,到處都是士兵,一行直接去了皇宮,李君威見到長兄,發現他依舊臥病在床,且見有紗布裹身,就知道身體受創了。
“老三,想不到我竟然能現在見到你。”李君度伸出了手,笑呵呵的迎接李君威坐下,他知道自己弟弟的,一向最為惜命,竟然在情況未明朗的時候孤身犯險而來,足可見兄弟情義。
李君威倒也不隱瞞“我原本要從蘇伊士返回國內,在夏城聽聞你這邊出事了,惦念大哥和昭圭,這才匆匆趕來,想不到局勢穩固。別的且不要說,快些給我紙筆,再安排幾個好騎手、快船,我要立刻傳訊。”
“傳訊什么,難道我那兄弟以為我死了,要派兵奪我基業了”李君度臉色一冷。
李君威擺擺手“現在二哥或許都未必得到消息,是我擅自行動,聽聞印度出事,利用職權在非洲弄了一支兵,匆匆而來,你現在無恙,我那邊卻是惹了大禍了,若再不回轉,怕是回國后不好解釋。”
李君度一聽,心道弟弟倒真是一心為自己,連忙讓人取來紙筆。待李君威把命令傳達下去,才是稍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