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昆侖這個聯勤專員隸屬于烏斯藏綏靖區的聯勤辦,這是一個與理藩院接洽的部門,主要是負責一些物資的運輸調配。尤其是官方來往需要的物資,更是需要聯勤專員出面。
正如趙昆侖所安排的那樣,孫為公在三日后加入了一支隊伍,這支隊伍包括了聯勤辦的運輸隊和兩個商團,加起來有四百多頭駱駝,在廣闊的青藏高原上,非常的醒目,一行出了西寧,沿著道路想著西南的方向走出,地勢緩緩升高。
一路上,孫為公出沒于隊伍的各個階層之間,通過不同人的嘴巴了解傳說中的藏地,但現實卻是失望的。商團所能的內容,他早就獲得了,而聯勤辦的運輸隊是雇傭的西寧綏靖公署下轄的一個扎薩克,這部分內容,孫為公也早已獲得。
一直到了昆侖山口,孫為公就知道,邊界到了。
這里有一個很醒目的標志,那就是在山坡上,用紅色的石頭拼砌出來的漢、藏兩種文字的大標語帝國萬歲,漢藏團結。
這些標語很大,也很簡單,語言也是很正面的,但是等到隊伍翻越了昆侖山口,就是入藏的第一站,山口驛。
這是一個驛站,同時也是一個村莊,土坯和石頭砌筑的屋子和院墻上,也用大白刷著標語,同樣是漢藏兩種文字,但標語的內容就充斥著政治的內容。
“打倒封建剝削者”
“打倒壓迫我們的貴族”
“公社萬歲”
標語寫滿了墻壁,一個個的感嘆號讓人有些心神不寧,孫為公走遍了這個叫山口驛的小村子,挨個看了每一條標語,并且全都記錄下來。而等到他回到入駐的館舍時,發現趙昆侖已經變了裝束。
在過昆侖山口之前,他穿著的是藩軍的軍官便裝,但是現在他換了一身深藍色的衣服,樣式看起來有些像一些機械廠的工人制服,而孫為公已經發現,本地的公職人員似乎都是這種制服,而孫為公也發現,趙昆侖是特殊的,他的胸前用別針別著一顆金屬胸章,是一顆紅星,而本地的人,無論是公職人員還是普通藏民百姓,看到他胸前的紅星,都會敬禮,有些甚至還會鼓掌歡呼。
“這是什么東西,好像有魔力似的。”在吃晚飯的時候,孫為公主動問道。
趙昆侖說“這是久經考驗的戰士才擁有的勛章。”
“誰頒發的”
“當然是厄齊爾大人親手頒發的。”桌子上另外一個人說道,他是山口驛的地方負責人。
“你做了什么久經考驗的事,得到的這個勛章”孫為公更為好奇了。
趙昆侖笑了笑“呵呵,這就不要說了,有些是年輕時候的荒唐事。”
“不是荒唐事,趙專員,您是天生的戰士,這是厄齊爾大人親口說的。”那個負責人慷慨說道。
趙昆侖沒有多說,吃完飯就休息去了,但是孫為公卻知道,這個負責人是突破口,于是拉著他聊起了趙昆侖。
出乎孫為公的預料,趙昆侖這個中廷秘派在藏地屬于名人,因為厄齊爾曾在本地報紙上數次宣傳趙昆侖的事跡,很多人都知道他的故事。
趙昆侖出身自一個四川一個豪富家庭,當年他的爺爺就是聽聞李明勛在海外抗清,帶上幾個兒子和侄子,不遠數千里,從四川出發,入云貴,自廣州出海,加入了當年的陸軍,并且很快嶄露頭角。
等到帝國建立的時候,趙昆侖的爺爺已經官拜上校軍銜,但因為年紀太大,建國后很快退役,用軍功和積攢下來的財富在老家四川成都,買下了千畝良田。
因為明末戰亂,成都平原人口損失很嚴重,帝國建立后,勵行開墾,趙昆侖的爺爺也借機擴充土地,等到有趙昆侖的時候,家中良田已經超過兩萬畝,成為了一方地主。但趙昆侖卻不是地主家的傻兒子,甚至說,他完全不像是地主家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