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隊只在中部和南部的重要城市和港口駐扎少量軍隊,與當地的盎撒抵抗軍達成停火,像以前英國對待殖民地一樣,壟斷殖民地的對外貿易。
在這個基礎上,建立殖民地自治政權,讓其維持治安和收取稅收,對當地進行編戶齊民,收取人口稅。并且實行嚴格的入境管理,不再接受新的移民,不得再買入黑奴。這樣可以控制住當地人口的規模。
而對于弗吉尼亞這類抵抗意志最頑強的地區,白敬宇提出進行軍事掃蕩,掃蕩的目標不再是抓捕那些盎撒抵抗軍,而是在于破壞對方的經濟體系。
弗吉尼亞地區的主要經濟模式就是煙草農場,可以在煙草收獲季節派大規模軍隊掃蕩,收繳或者焚毀敵軍的煙草種植園,迫使其與大西洋城方面合作。
在這些政策實施以來,北美殖民地的盎撒人就已經大規模的逃亡了,英國處于內戰期間,按理說,這種情況下,會有大量人口遷移到殖民地才是,事實卻相反,北美殖民地的人口在快速的下降。
牙買加是殖民地的盎撒人最喜歡的去處,那里原本是英國殖民地,在中英戰爭中被帝國占領,雖然變成了中國殖民地,但實際上卻是英國控制,就連總督都是英國清教徒克倫威爾,帝國只是在島上駐扎了一支規模不大的軍隊,管理著地震之中重建的新港口。
雖然克倫威爾是清教徒,但在帝國的要求下,這里實行完全的宗教自由,清教徒、天主教和新教徒都可以前去,但因為克倫威爾是清教徒的關系,清教徒與新教教徒成為了牙買加的主要人口,島上的氣候和土地很適合種植甘蔗,也不限制進口黑奴,牙買加島已經變的欣欣向榮。
至于一些信仰天主教的盎撒人、愛爾蘭人,則是喜歡前往葡屬巴西或者摩洛哥,葡萄牙人對一切天主教信仰的移民來者不拒。
當然,如果中部和南部殖民地要自治的話,因為英國內戰的緣故,可能會導致殖民地人口反彈,這一點白敬宇也做了預防,他要求所有的殖民地都要建立戶口和稅收名單,而一旦發現有大規模向北美移民,就動用軍隊去清剿,直接抓了人送加勒比海殖民地去。
北美殖民地的事定下來,澹臺云風向白敬宇討論一些關于此次瑞典之行的問題,說起來,白敬宇從未去過瑞典,那也不是他的職責范圍,給不出什么好的建議,但澹臺云風這次瑞典之行要想成功,就要向白敬宇表達一下尊重。
原因就在于,白敬宇的三女婿是帝國駐扎瑞典使館的武官,二十四歲的江閑云。按理說,一個武官并不能發揮多大的作用,但江閑云卻在斯德哥爾摩交了一個好朋友卡爾,他是國王卡爾十一世的兒子,也是第一順位繼承人,而根據最新的消息,卡爾十一世因病去世,現在的瑞典國王已經變成了卡爾十二世,不到十五歲的小國王。
身為駐瑞武官的江閑云在很長時間擔任瑞典軍事學院的炮兵教官,而新任國王就是他的學生。
江閑云本人擁有貴族身份,爵位并不高,但卻和岳父白敬宇完全不同,他不僅不是紈绔子弟,而且是勛貴之中的翹楚,畢業于帝國陸軍學院,而且是以當年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的,是最近十年來第一位勛貴狀元。
打動卡爾十二世的,有江閑云良好的貴族休養,也有
專業的知識,自幼受軍事教育的江閑云有著精密如鐘表一樣的生活作風,為人也非常正直,而卡爾十二世自幼也是以中世紀騎士來要求自己,二人雖然年紀相差很大,但卻很投機。
在興趣上,二人也相同,諸如打獵、射擊、進行軍事游戲這些愛好是二人共同的,平日的話題也很一致,比如辱法。
瑞典人討厭法國,帝國視法國為歐洲第一競爭對手,在辱法這個問題上,二人高度一致。自從十二歲起,卡爾就在軍事學院里遇到了江閑云,二人亦師亦友,關系很密切。
雖然卡爾十一世去世,但是他給兒子留下了一個強盛的王國,在卡爾十一世的統治下,瑞典已經復興,但不復三十年戰爭時候,歐陸霸主的地位。其實原因很簡單,并不是瑞典落后了,瑞典的制度、軍事和經濟都不錯,唯一的缺憾就是國力不濟,相當于其他大國,瑞典的人口太少,只有三百多萬,雖然國土面積廣大,但卻多是高寒地帶,如果不是國內鐵礦開采等產業強盛的話,瑞典連成為歐陸強國的資格都沒有。
對于卡爾十二世來說,瑞典此時四面都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