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滬地區,你大可去看,但易洛魁聯盟,我建議你暫時不要去。”白敬宇思來想去,還是準備實話實說。
“為什么,莫非我們與易洛魁聯盟的沖突還沒有結束”段毅主動問道。
易洛魁聯盟是五大湖地區首屈一指的印第安部落同盟,現在擁有五個結盟的部落,是可以出動上萬戰士的部落同盟,在當年進攻北美的過程中,李君威也派人用豐厚的禮物成功策反了易洛魁聯盟,一起擊敗了盎撒人。
在之后,雙方先是保持了一段友好時期,但在帝國三十年開始,雙方逐漸產生了沖突。關鍵就在于人口問題。
殖民地發展需要人口,僅靠移民滿足不了,殖民地總督府和帝國中央三令五申與盎撒人保持距離,帝國在殖民地的一切政策優惠和補貼都與盎撒人無關。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北美原住民是不可避免的事。
在現在大西洋城,原住民人口與帝國移民不相上下,這就是佐證。
但人口對印第安部落來說同樣重要,只不過其根本競爭不過帝國殖民地。
殖民地擁有充沛的物資享受,別的不說,酒水是充足的,一些帝國商人去印第安部落招工,只需要宣傳啤酒隨便喝就有很多人前去工作。
這對易洛魁聯盟的人來說同樣有效,甚至效果更好一些。
因為易洛魁聯盟屬于母系社會濃郁的社會體系,他們被叫做長屋之人,全家老小住在一座巨大的木屋之中,當家做主的就是女子,男人沒有財產繼承權,在部落內沒有多少自由。
相反,前往帝國殖民地打工,既有物質享受又有生活自由。
以為大量易洛魁人去大西洋城之后就一去不返了,雙方的關系緊張起來,一開始,易洛魁聯盟的酋長、酋帥還會派人去尋找,結果去尋找的人也大多一去不回,在帝國三十二年的時候,雙方甚至兵戎相見,在邊境地區對峙,是海軍調遣了兩個陸戰營來,才嚇住了這群原住民。
之后,易洛魁聯盟的一位酋長親自帶人去大西洋城,才發現,那些人并非如同他們想的,被東方人給害死了,相反,他們活的還不錯。這些同胞褪下了獸皮衣服,船上了棉麻衣服,白天在碼頭扛包或者在工地搬磚,到了下午,領了工錢就跑到酒館里喝酒吹牛。
有些來的早的人甚至在大西洋城有了自己的房子,還娶了別的族裔的印第安人。
他們不是被害死了,而是樂不思蜀不想回去了。
最終這個問題也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易洛魁聯盟不得不把自己的領地往西退避了百里,拉開了和殖民地的距離,并且管制雙方之間的貿易,那些易洛魁人也沒有返回部落。雙方的關系依舊緊張,偶爾還會在邊境爆發沖突。
然而白敬宇卻表示“自上次的對峙后,雙方雖然緊張,但也沒有爆發大規模沖突的意思,之所以不讓你是去,是因為我得到了消息,易洛魁聯盟地區爆發了傳染病,具體如何,尚未可知,莫要說你,就連毛皮商人都暫不許進入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