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態度引發了各國代表的嘩然,段毅雙手虛按說道“諸位請聽我說完,我國完全支持這次正義的行動,為了表明態度,帝國商船可以自由參與,海軍也會派遣一艘隸屬于海軍的郵輪參加行動,順便把在西津畢業的瑞典海軍學員送回國。
之所以不派出軍艦,是為了留一些余地,萬一丹麥妥協,要和談的話,我國還可以居中調停一下。”
如此一來,各國也就滿意了,海因修斯給這次行動取名自由使者,除了荷蘭,葡萄牙和法國也派遣軍艦參加,瑞典更是在波羅的海準備的一支艦隊,別說這些軍艦都是加裝了蒸汽動力的第一代鐵甲艦,對付丹麥的風帆戰列艦綽綽有余,哪怕只是艦船噸位,這邊也不吃虧。
而指揮官自然也由出了最多艦船的荷蘭人擔任,這也是海因修斯主動張羅這件事的原因,希望借此提升荷蘭在歐洲的地位和話語權。
也就是在大家討論的時候,一位荷蘭官員走進來,形色匆匆,在海因修斯面前耳語起來,話沒說完,一向強兇霸道的法國,也有一個官員強闖進了會議室,在法國大使耳邊說了幾句。
段毅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但他明白,肯定是出事了,不然不會發生這么無禮的事。但是能出什么事呢,段毅仔細聽法國人說話,他也懂一些法語,但并不精熟,因此只能聽清楚最近常聽到的詞語,丹麥和國王兩個字出現的頻率最多,肯定是丹麥出問題了,可能出什么問題,讓大家大驚失色,丹麥人已經被逼到墻角,還有什么能反抗的嗎
看了看翻譯,這位荷蘭翻譯在沒有得到允許的情況下一言不發。
最終,還是海因修斯站起來,說道“諸位,請稍稍安靜一下,我有一個消息公布一下,是關于丹麥的。恐怕我們的自由使者計劃要暫停了。”
段毅皺眉,他實在想不到丹麥能有什么本事讓這個計劃暫停。
可事實就是如此,別說段毅沒想到,任何一個人都沒想到,就連丹麥人也不想如此,因為丹麥的國王克里斯蒂安五世去世了。
舊王去世,一切又回到了原點,要不要進行武裝護航,還要看新王的態度。
海因修斯主持了會議,把這件事確定下來,假如新國王堅持克里斯蒂安五世的立場,那自由使者計劃繼續進行,假如沒有,那就取消。為此海因修斯制訂了備忘錄,還把各國艦隊的指揮官集中起來,形成了一個聯合指揮部。
“段,你留一下。”會議結束的時候,海因修斯叫住了段毅,二人進入了海因修斯的辦公室。
海因修斯說“一開始我沒有讓翻譯告訴你,而是等了一會,也是在等待法國人說完,了解了他們知道多少,我才好控制局面。
現在他們走了,真實情況我不會再隱瞞你了。”
“還有什么情況”
海因修斯叫來送消息的官員,一五一十的說了。
原來,克里斯蒂安五世去世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在哥本哈根還由此引發了一場政治事件。那就是國務大臣菲爾德的逃亡。
根據哥本哈根回來的荷蘭大使說,在克里斯蒂安五世死的當晚,新王弗雷德里克就開始抓捕菲爾德和他的同黨,但問題是,菲爾德比弗雷德里克還早知道國王去世的,因此提前進行了準備。
菲爾德在看到國王死后,封鎖了消息,逃回了自己家,他本就是丹麥四大家族出身,又執掌國家多年,在丹麥政府之中盤根錯節。但菲爾德更清楚,他與弗雷德里克的矛盾不可調和,他一繼位,一切就完蛋了。
原本菲爾德想要封鎖消息,發動政變,先下手為強,可是國王死的太倉促了,他也沒有準備,而天亮的時候,弗雷德里克就知道了父親的死亡,立刻率軍對付菲爾德,很快包圍了菲爾德的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