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有人購買了帝國敵對國的國債。
這部分國債在詹姆斯二世時代被廢止,而安妮女王登基之后,借著清理合法國債的理由,英國政府把這部分國債塞了進去,目的就是幫助那群違法的資本家遮掩,以方便英國政府與帝國正式建交,同時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繼續從帝國資本家手里融資。
在調查的過程中,李永忠結識了荷蘭商人科克,這位科克是阿姆斯特丹銀行在休達分行的雇員,剛剛退休,回國之前,準備借著戰爭,大發一筆戰爭財。
李永忠一出面,科克就把知道的東西全撂了出來,但李永忠在科克那里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那就是科克對他的行為感覺不可思議。
在科克這位阿姆斯特丹銀行家看來,那些帝國資本家做的事情是很平常的,為何要像調查罪人那樣調查他們呢李永忠覺得,科克也是一個資本家,或許從這個家伙嘴里,可以知道資本家那些套路,畢竟他曾親耳聽皇帝說過這么一句話太陽底下沒有什么新鮮事。
于是李永忠幫助科克聯系的商船,并且帶他去哈瓦那購買廉價煙草和糖。順利得到了科克全部的信任,而科克也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他的嘴里,李永忠得到了一個令他驚駭的故事是荷蘭的資本家葬送了這個十七世紀的海上馬車夫,世界第一海上強國。
在此之前,李永忠一直以為,是因為帝國的競爭,尤其是在東方連續奪取荷蘭的殖民地,才導致荷蘭沒落的。
阿姆斯特丹是為何成為歐洲金融中心的呢,是因為阿姆斯特丹銀行可以以百分之三點五的利息貸款給商人,而歐洲其他銀行的貸款利息在同時代是百分之六以上,為什么阿姆斯特丹銀行敢這么做呢,是因為從他們手里拿到貸款的人會把資金投入到荷蘭東印度公司這家利潤很穩定的公司。
因此,東印度公司和阿姆斯特丹銀行的合作,把阿姆斯特丹弄成了歐洲金融中心,但是從始至終,阿姆斯特丹銀行與荷蘭東印度公司都體現出他們完全沒有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最終,也是這一對絕妙的組合,把荷蘭玩成了現在的歐洲二流國家,而且永世不得翻身,雖然荷蘭東印度公司現在已經解散,但是荷蘭的銀行家們還在玩,一步步把荷蘭從二流拖向三流,乃至萬劫不復。
西班牙曾經與荷蘭進行了長達八十年的戰爭,雙方敵對期間,西班牙的王室竟然可以毫無阻力的從阿姆斯特丹的銀行家那里獲得貸款,但是最終,西班牙被荷蘭人大敗,這給了荷蘭人一個錯覺,那就是資本自由和資本中立是正確的,而良好的口碑最終可以獲得勝利。
但很快,荷蘭與英國又進行了幾次戰爭,結果在戰爭期間,英國不僅可以在阿姆斯特丹銀行拿到低息貸款,還可以直接在阿姆斯特丹的證券市場上發行專門針對荷蘭的戰爭國債,也就是說,英國人借荷蘭人的錢去打荷蘭人。
而阿姆斯特丹銀行的股東與荷蘭東印度公司股東高度重合,這就產生了一個吊詭的現象,這些股東把自己的錢給英國,讓英國去搶劫自己的商船。
在荷蘭資本家的支持下,英國擊敗了荷蘭,而在第二次英荷戰爭中,荷蘭勝利,幾乎消滅了英國海軍,但是英國又可以從阿姆斯特丹借錢,重整了軍備,哪怕是第三次英荷戰爭,英國法國聯軍進攻荷蘭本土,導致當時的威廉三世掘開海堤,要與敵人同歸于盡時候,荷蘭資本家還在阿姆斯特丹購買英國的國債。
就連荷蘭政府在戰爭期間,不許荷蘭東印度公司為英國運輸戰爭物資時,荷蘭東印度公司都給拒絕了。
李永忠被這個故事震撼的簡直無法言說,他也感覺深深的恐懼,出于樸素的愛國情懷,李永忠非常擔心,帝國的資本家也會這樣賣了帝國。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裕王要求李永忠出一份名單的時候,他決定寫一份完整的報告,但即便報告寫完,他感覺仍然有很多東西積郁在心中,于是決定繼續寫下去。因此也就有了現在桌上尚未完成的書稿。
李素放下稿件,笑著請李永忠一起去用晚膳,二人關系本就不錯,但是在飯桌上說的話很少,李永忠心中還有許多東西沒有寫在紙上,自然不愿意聊別的,而李素呢,連飯都沒有吃多少,只是一支一支的抽著煙。
在晚飯間,李素想明白了一件事,或許李永忠不只是來歷練的,他或許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差事。李素認為,他那位裕王叔是派李永忠來,以他真實的生活來提點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