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陸軍裝備完全采購或者購買專利后生產的帝國裝備,訓練也是按照帝國陸軍來的,雖然幾乎每次都是兵力弱勢,但利用機動優勢,卻可以打的俄軍節節敗退。
在納爾瓦戰役經歷慘敗之后,俄軍也進行了改革,彼得完全取締了射擊軍,建立了自己的常備軍,集中進行了訓練,改良了部分武器,尤其是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技術后,大量購買了各國的剩余物資進行換裝,這造成了俄軍有很多老式裝備,為了發揮這些裝備和軍隊的戰斗力,彼得將其固定布置在前沿,也就不足為奇了。
“真是有意思,看起來好像是帝隊在進行內戰一樣。”李昭承觀察著戰場,有些無奈的說道。
“確實如此,二公子。戰場中大部分軍隊使用的是我國生產的裝備。”江閑云說道。
李昭承問“將軍,你和卡爾十二世很熟悉,你覺得他在如此劣勢的情況下,還會主動進攻嗎”
“會,如果他認為到了時機,甚至會親率騎兵沖擊敵陣。”江閑云說道,但他和帝國、俄國一方都不知道的是,在昨晚的戰斗中,卡爾十二世不小心被俄軍的子彈擊中了一只腳,此時失去了自由行動的能力。
李昭承搖搖頭“真是一個魯莽的人,他如果死了,瑞典就敗了。”
江閑云也是無奈,卡爾國王是他的學生,也是他的朋友,他也不想如此,但問題在于,納爾瓦戰役之后,瑞典方面沒有接受帝國方面的建議,見好就收,反而繼續進攻,要稱霸歐洲,雙方的關系疏遠了很多,瑞典軍中的帝國教官、雇傭人員已經離開,只剩下少量的志愿觀察人員。
秋日的陽光吹散了清晨的薄霧,戰場上的態勢更為明確了,從波爾塔瓦小鎮中出來的瑞典軍隊排列出整齊的隊列向著俄軍駐扎的方向開進,如同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樹林,但今日的天氣并不怎么好,秋季的南俄都是伴隨著稀稀拉拉的小雨。
天空濃云密布,光線晦暗不明,給這場決戰增添了一些壓抑的氣息。
瑞軍大軍壓上,緩緩前進,整齊的踏步聲和口號如同悶雷,海浪一樣向著俄軍方向滾滾而去,各種顏色的旗幟在空中招搖。
與以往雙方會距離五百米對峙不同,這一次,瑞軍把大陣安排在了千米之外,原因很簡單,瑞典一方已經知道俄軍大規模外購裝備的事情,雙方在武器裝備上已經沒有多少差距,五百米的距離,對于野戰炮和俄軍中必然會出現的線膛槍來說,實在是有些太近了。
瑞軍緩緩展開,就像一頭巨獸舒展了自己的身體,而俄軍壁壘堅固,陣型嚴整,且有兵力隱藏,表現的也頗為穩當。
隨著隆隆的鼓聲傳來,原本在喝水的李昭承跳了起來,因為瑞軍已經把重炮擺在了陣前,很快就開始放列,進行火力準備,而俄軍也很快以火炮還擊,幾乎在同時,隆隆炮聲在戰場上響起,一股股白煙升騰,各類鐵球在空中飛舞著,偶爾灰暗的天空炸出一點火花,肯定是兩個炮彈恰巧撞在一起。
炮擊的效果并不好,俄軍一方有已經修筑得當的炮壘,而其參戰的火炮也比較差,炮手素質更是低下。
說白了,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后,雖然西歐各國面對窘迫的財政,愿意出售一些多余的裝備改善財政,但十二磅野戰銅炮這類裝備對于歐洲各國來說,也是陸軍中的絕對主力,他們本身就沒有多少,肯定是不舍得賣的,而俄軍購買的六磅、四磅炮,卻不是瑞軍的對手。
而在炮戰開始后,天空開始下雨,朦朦朧朧,地面濕滑,也讓火炮的威力下降了很多。雙方各有損傷,但都能承受的住,在綿綿秋雨之中,兩軍士兵被迫站在雨中受凍,還要小心的維護自己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