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茲南。
從柏林出來之后,普魯士國王指揮的這支主力軍團就以相對緩慢的速度行軍,因為在計劃里,他們也是預備隊,隨時準備支援華沙和克拉科夫兩個戰略方向,至于支援哪一個,就要看俄軍的主力出現在哪個方向了。
現在問題就在于,兩個方向都遭遇了失敗,而且兩支軍隊的主帥,都聲稱正在進攻他們的是俄軍主力。
所以,普魯士軍隊就在波茲南停了下來,以至于作為第三批支援部隊的,普魯士動員部隊都從柏林方向趕來,讓這支軍隊的規模超過了六萬人。
在剛剛結束的軍事會議上,普魯士的將領們發生了爭吵,大家各執一詞,有人想支援卡爾十二世,有人想支援斯坦尼斯瓦夫一世,當然也有提出分兵,全都支援的人,結果老威廉選擇了休會。
而將領們也沒有說什么,因為一個比他們還急迫的人不遠數百里從柏林趕來,那就是王儲殿下。
在將領們退下之后,小威廉立刻急迫的說道“父親,您不應該選擇停下,無論如何都要前進,我們的兩個盟友全都在遭受圍攻。雖然不知道俄軍主力在哪邊,但現在停在這里,不做出選擇,就是最錯的選擇。”
“應該說,現在進攻卡爾國王的那一批,才是真正的俄軍主力,我估計其規模在七萬人以上。”在將軍們走后,老威廉對自己的兒子說道。
小威廉擺擺手,示意副官們也出去,在確定已經沒有外人之后,小威廉說“如果是這樣,我們必須行動起來了,現在卡爾國王的形勢很危險,我們可以接受他失敗,但不能接受他被殲滅,更不能讓這位國王被殺,或者被俘虜。”
在這個時候,卡爾已經放棄了進軍華沙的計劃,而是向西退卻,靠攏波茲南方向的普魯士軍主力,可問題隨即出現。
華沙這座城市位于維斯瓦河的西岸,在華沙段,維斯瓦河是從南往北流淌的,在稍往北的地方,就是維斯瓦河干流和由東向西流淌的布格河匯聚的地方。
理論上,從東普魯士出發的聯軍部隊,只需要渡過維斯瓦河,就可以直接沖擊華沙城,但卡爾十二世在制定具體計劃的時候,認為這條路線實在是明顯了,沒有突襲的可能,于是選擇在布格河上渡河,出其不備的出現在華沙的東面,然后渡河進攻城市,因為在華沙一帶,渡河的工具、橋梁很多,卡爾認為,第二次渡河不是問題。
如果進攻順利,一切都好說,但是現在進攻出現了問題,選擇撤退的聯軍就有了困難,他們位于維斯瓦河和布格河之間的三角區域,越往前走,反而距離華沙越近,距離敵人的軍隊集結點越近。
而且,無論如何,想要逃出包圍圈,都要再渡一次河,顯然,對于俄軍來說,那就是絕佳的機會。
小威廉正是知道這一點,對卡爾的安全分外擔心,現在的聯軍在沿布格河撤退,俄軍的主力就跟在后面,而優勢的騎兵就如同餓狼一樣,每時每刻都會上來咬一口。
濃霧、夜晚或者經過視野受限制的山巒、樹林,卡爾指揮的聯軍必須隨時停下,相互接應,而春季的布格河南岸,正是泥沼遍地的地方。
“你說的沒錯兒子,現在我們確實應該支援卡爾,但卡爾比你我更知道他需要支援,可為什么不讓派來的使者直接求援,反而一遍又一遍的告訴我們他們是多么的危險,周圍的敵人是多么的多。”老威廉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