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自行車廠看看。”李君威登時來了興致,說道。
到了工廠門口,沈長河上前,不知是出具了什么,很快廠子里的經理就前來招待。
“長河,你認識這里的人嗎”李君威問道。
沈長河點點頭“這里的這位茅經理是金馬廠出來的,我倒是不認識他,但是他肯定認識我,呵呵。”
“金馬廠是什么廠”李君威倒是不解。
沈長河解釋了幾句,李君威就明白過來了,金馬廠其實是一家地方性的國有企業,是鎮北城的第一家自行車生產廠家,其投資、工人乃至廠房,都來自生產火車車廂的國有企業,這就是鎮北城早期發展的必然之路,缺乏資金,投資只能由駐疆大臣公署籌措。
原本沈長河以為,生產自行車的金馬廠和生產馬車的金牛廠會和生產火車車廂的廠子一樣火爆。一開始的確是這樣的,鎮北城生產的自行車行銷西津和烏城,但是很快就發現,一些私人投資的自行車廠也建立起來,其效率比之金馬廠要高很多,短短兩年就擠的金馬廠活不下去。
原因其實很簡單,生產火車車廂需要的加工技術比較高,投資也大,私人很難辦起來,而且就算辦起來,火車車廂也是賣給鐵路公司的,而鐵路公司在西疆都是國營,也很難從西疆本地的國有企業手里搶飯吃。
自行車廠就完全不同了,其車軸、剎車裝置等零部件來自西津,車架等鋼鐵制品來自烏城,本地只需要鉚接和組裝,幾乎沒什么技術含量,加上近些年西疆地區的工業發展,造就了不少技術工人,因此自行車這個行業的入行門檻很低,馬車等車輛廠也是如此。
于是在兩年前,沈長河進行了改革,把所有的自行車廠和大部分的車輛工廠直接改制為了私有企業,只有生產炮車、載重車等特殊車輛的工廠保留了下來。
這家工廠的經理就是兩年前改制后獨立辦的自己的廠子。
“我小時候啊,老爺子就讓人用木頭給我做了一輛自行車,我可能是帝國第一個騎自行車的人。”李君威騎著一輛自行車,在廠房里轉著,和沈長河說著少年時代的故事。
這個時候,茅經理走了過來,他并不知道李君威的身份,還以為沈長河帶來的朋友,問道“沈大人,您有什么指點的”
沈長河沒說什么,李君威則是問“茅經理,你這里有女式自行車嗎”
“女式自行車什么是女式自行車”茅經理被問懵了,直接搖頭。
李君威笑著說“自行車也要分男女啊,你這車子是黑色的,女人肯定不喜歡,可以弄成粉色的、黃色的之類的,尤其是中間這車梁,是,有它是結實,可上車要高擺腿,你想象,女人穿著裙子,一擺腿,可不是走光了。”
“您說的是有道理,可我們這里沒有,怕是鎮北城也沒有。”
“沈大人喲,看到沒有,你們這里技術是可以,但是理念太差了,發展經濟,理念很重要的。還是去申京取取經吧。”李君威對沈長河說道,沈長河也是點點頭,感覺李君威說的有道理,李君威又說“茅經理,你要是能整出來女式自行車,我定五十輛。這樣普通的,我定五十輛,你要整不出來,我就不定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