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私仇同樣也是沙皇彼得所不在乎的,這位沙皇的心胸很寬廣,同樣,他的政治手腕也非常豐富,我想對于他來說,接納奧古斯都不是問題,而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壓制這位國王,讓他真正的變成傀儡。”
“說的沒錯,這樣對我們都有利。”澤連科說。
雷恩斯特雷德被這二人一唱一和,說的有些心頭發熱,如果說一個被壓制的國王真的出現在波蘭的話,確實是對各國有利的,因為波蘭國王原本就在本國權力有限,但在某些時候不是這樣的,比如當瑟姆議會取得一致,對付外敵的時候。
上一次,瑞典與波蘭之間的戰爭中,奧古斯都一開始就沒有取得像樣的支持,那是因為那場戰爭的一開始是波蘭侵略瑞典,只不過后來瑞典節節勝利,波蘭還是保衛自己的國家時,他們還是選擇與奧古斯都這個討人厭的家伙站在一起,只不過那個時候,波蘭軍隊的主力也被消滅了大半,團結已經晚了。
但是現在不同,波蘭的情況大家都很了解,國家的衰弱,和外敵的入侵是很容易激發起波蘭人的愛國情緒的,就算是那個封建貴族也是如此。民族主義正在波蘭盛行,從這次波蘭人派遣來西津的代表團就可以看出來。
僅僅是一句話說錯了,帝國的大臣江閑云的腦袋就挨了一下,而江閑云僅僅是詢問當時身份還未辨別清楚的波蘭人,你們是波蘭人還是立陶宛人而已,一場戰爭的失敗讓波蘭人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他們的神經也很緊繃。
貴族們是不在乎老百姓的生死的,但是他們在乎利益,因為常年養尊處優,他們也在乎尊嚴,不愿意被人踐踏和羞辱。
而現在的問題是,不僅三個與波蘭為敵的貴族羞辱波蘭,就連俄國人也是如此,俄國在幫助波蘭,也在羞辱波蘭,在今天早上,決定了波蘭人重新選舉一個議長,且不參與談判之后,整個波蘭代表團都群情激憤,想要退出談判,是在俄國的強力施壓下,波蘭人才沒有退出。
原因就在于,波蘭人現在面臨的是瑞典、普魯士和烏克蘭三國的瓜分,需要俄國的力量來維持統治,維持國家的統一,可如果波蘭人退出談判,到最后可能是俄國不僅不再幫助波蘭,反而會加入到瓜分的行列里來,畢竟波蘭那肥沃的土地,斯拉夫族裔的人口,早就是俄國垂涎欲滴的,俄國的崛起,第一步就是擊敗的波蘭呀。
因為仇恨,人更容易團結,團結起來的人不是不容易打敗,想要打敗一群團結的人,就要先分化他們,而分化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擁有一個無法組織各方的領袖,或者說擁有一個虛假的領袖,一個三心二意的領袖,沒有人比奧古斯都這個家伙更適合來當這個虛假的領袖了。
而奧古斯都當年是真正的波蘭國王,雖然他是用賄賂的方式選舉上的,但問題在于,那也是符合波蘭人的政治傳統,同樣也符合帝國與參與調停的英、法、荷三國的政治理念。至于波蘭人是否心甘情愿的接受,那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雷恩斯特雷德知道,現在已經沒有完美的解決辦法了,或者說,所謂的完美就是完全符合瑞典的利益,但這樣是不存在的,因此雷恩斯特雷德最終還是做出了支持的決定,他只是在心里告誡自己,但愿將來不會因為這個決定而后悔。
這次私下的會談持續到了后半夜,各國代表離開了餐廳,回到了自己的住處,而與他們一同這么勞累的還有秘密會談的英法荷與俄國的使者,只不過,這群人中大部分不知道,他們設立的談判底線,最終還是無法避免被帝國方面知道。
李素坐上馬車,在暈暈沉沉之中前進著,不一會,馬車停下來了,停在了一條小巷的深處,在巷子口有一盞燈,那是汽燈,還是非常明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