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上的問題,我來解決,關鍵是你們內閣是否愿意配合。”李君威說。
裴元器這才完全明白,李君威詢問自己,不是問是否可以辦到,而是問是否愿意辦。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李君威不想出這個面。
這與他一貫的,在政治方面的自我約束有關。在海外,他不碰軍權,在國內,他不碰內政。
雖然自帝國十九年起,帝國所有的海外大規模征討、開拓都是李君威一手主持的,但他與軍隊的關系一直保持著相當的距離,他會大膽用人,提拔了相當一批人,但被他所用的人,都是提前從皇帝的侍從室、中廷那里要來的,可以說,提拔的人都是皇帝的人。
而從結果來看,李君威也是要名不要功,這么些年,得到的賞賜,也就是一個名不副實的裕王封地,名義上是他的封國,實際完全是海外事務部管理。
李君威甚至會有意的避開軍事指揮,把大量的直接指揮、運作交給底下人。比如當年裕王西征,在大陸上大規模的開疆拓土,表面上裕王是領著大軍,一路前進,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李君威只讓一個替身在前線,他個人則在后面享福。
而回國之后,他基本不參與內政,這一塊是內閣在管,御前會議大臣之中,還有裴元器在主持,他負責的還是對外的方面,反倒是回國之后,他可以很隨意的管起軍隊來,但做的也是整訓、改革、裁汰這類吃力不討好的事。
類似舉辦全國運動會這種事,明顯是內政,雖然海外非行省的領地參與是需要海外事務部配合的,但還是以內政為主,李君威既想做,還想讓內閣挑頭。
“你的意思是讓趙文廷來主持這件事,他可是首相。”裴元器說。
“但這是極有面子的事。而且你可以告訴他,海外與申京之間旅途所需要的支持,我幫他解決,澳洲、南非、北海、美洲,這些地方,我讓海軍用軍艦護送郵輪。”李君威說。
裴元器從趙文廷的角度,設身處地的想了想,感覺倒是有幾分可能,李君威說“你覺得,趙文廷未必愿意”
“至少我沒有十足的把握。”裴元器說,李君威有些為難,如果這個首相不愿意,難道要讓裴元器來辦,可內閣之中,裴元器最是忙碌了。裴元器笑了笑說“老三,我教給你的法子,保管趙文廷直接答應,干勁十足。”
“什么法子”
裴元器說“以老爺子的名義來辦啊,太上皇看重的事,那肯定是大事咯。”
李君威眼睛一亮,雖說李明勛已經很多年沒管過朝政了,但皇帝與裕王極重孝道,能搏太上皇歡心的事,也就能讓這兩人歡心。
“這個好辦。”李君威當即答應下來。
裴元器問“你組織全國運動會,到底為了什么呢”
李君威毫不遲疑的說“促進海外領地與本土之間的聯絡,促進海內外的交往和溝通,比什么都重要。”
“官話一套一套的。”裴元器打趣說道。
其實李君威所做的,還是那個目的,促進帝國對海外領地的管控與融合。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從多方面來進行,經濟方面,不能讓海外領地的百姓吃虧,不能讓他們以為自己是殖民地,政治方面,要給予海外領地的百姓與海內行省的百姓一樣的政治權力。文化上也是如此,裴元器回國之后,整頓了教育體系,其中重點就是保證帝國的任何一個行省,教育系統內使用的都是北方官話。
李君威提議搞全國運動會也是這樣,這種大規模的運動會,本身就極具有話題性,對本土百姓了解海外,和海外百姓了解本土都具有很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