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對華人官員的信任,帕碧羅阇把工程交由幾個華人官員負責,但在帝國三十二年開始修筑后,一切就變的不可控制。
首先就是征地,曼谷因為法國人到來和與帝國貿易的關系,大量土地所有者變成了官僚和富商,港口部分的征地變的十分困難。最終帕碧羅阇退讓一步,答應這些人以土地入股,由此出讓了百分之十二的股份。
而在工程開始后,問題連連出現。華人官員聯合參與修筑鐵路私營公司耍了花招,利用暹羅官員對鐵路技術不熟悉的特點,按照較低的標準修筑了鐵路,鐵路橋和路基的規格比較低,而在鐵路快要竣工的時候,帝國已經更定了新的鐵路標準,新式的火車頭和車廂所擁有的重量,是鐵路和橋梁所無法承受的。
于是又開始加固重修,期間有瘟疫流行,還有水災破壞,導致鐵路修筑的成本高漲,帕碧羅阇的王室財政已經無法支持,因此向國內華人富商和帝國一些銀行借款,中間又因為考察說明,這條鐵路建成后,貨物運輸量是單線鐵路無法滿足的,又改成了復線。
曼城鐵路因為各種因素,追加了三次款項,硬生生的花了三百四十萬帝國銀元。而華商為了籌資,提議帕碧羅阇成立曼城鐵路公司,公開出售股票融資,帕碧羅阇對經濟一竅不通,認為這種空手套白狼的辦法很好。
但這又擺了一道,在鐵路建成之后,華商控制了鐵路運營,故意制造各種難題,導致鐵路運營不暢,提高運價,讓鐵路貨運量暴跌,而且放出要疏浚湄南河,曼城鐵路會被取代的謠言,導致股價大跌,華商一邊勸說帕碧羅阇出售手中股份,一邊暗地購入。
直接導致的結果是,這條原本屬于暹羅王室的鐵路,到帝國四十年的時候,王室只掌握不到百分之十的股份,其余的股份幾乎完全被幾個華商和帝國的銀行家所掌握。而到這個時候,鐵路不僅暢通,而且盈利年年增長。
如果只是錢的問題,暹羅國王未必會大動干戈,關鍵是帕碧羅阇發現,國內的華人以這條鐵路為基礎,組成了一方政治勢力,在暹羅國內滲透,甚至一度介入其王宮,考慮到鄰國真臘王室大半血脈屬于帝國,帕碧羅阇由此警惕,最終發動了政治清算。
帕碧羅阇最終直接把國內華商和官僚掌握的股份收歸國有,然后以中斷鐵路運行,逼迫帝國銀行家低價向其出售鐵路股份,曼城鐵路的股份終于屬于了帕碧羅阇的暹羅王室和他的幾個親信。
韓碩的家族顯然全面的參與其中,是始作俑者,因此他知道的很清楚,只不過在表達上,將自己的家族描繪成了受害者。而李昭譽如此詢問,韓碩還一度認為,這位大公子要為帝國利益伸張正義。
他不知道的是,李昭譽只是想知道,南洋各國對路權的態度。
顯然,溫洛非常希望用鐵路把自己的國家與外面貫通,但又擔心失去路權,曼城鐵路其實就是前車之鑒。
對于溫洛來說,曼城鐵路是前車之鑒,但對于有心促成南洋各國鐵路網建設的帝國方面來說,這就是要避讓的雷區。在南洋各國修筑鐵路,要充分考慮所在國的利益,既包括經濟利益,也同樣包括政治利益。
“這個韓碩,把自己老爸干的那點臟事爛事說的如此清新脫俗,好像他們家是老實本分的商人似的。把暹羅國王說成暴君,真是無恥,商人慣會無恥。”在離開學校的路上,李永忠忍不住吐槽說道。
李昭譽說“這是人的本性,遇到事誰都想把自己包裝成受害者,一個巴掌拍的響的事少之又少。但這些人也不是無用,他們到底在南洋居住多年,對那里的政治和民生都很了解,未來或許有用的著他們的時候。”
“你現在要去哪里”眼見李昭譽登上了自行車。
李昭譽說“我不僅要知道溫洛想要什么,還要知道帝國能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