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生,多謝您的教誨,學生告退了。”
“等等,武雄君,難道你此番來,沒有自己的事嗎”木戶文生問。
武雄隆永恍然大悟,他這次來,沒有對薩摩藩主隱瞞,就是說來討教的,只不過討教的不是剛才談論的大事,他說道“先生,此次英吉利和法蘭西的聯合艦隊前來,要與我國簽訂通商條約,藩主讓我問問您,有什么是能讓幕府難堪的。”
簽約的事,木戶文生清楚,他一手促成了這件事,以往日本與歐洲來往不多,所謂建交,往往是和公司談判或者和某個總督談,很不正式,而且日本這邊藩鎮林立,歐洲很多國家往往以為和薩摩藩建立關系,就是和日本建交了。
這次木戶文生邀兩國前來,就是建立最正式的外交關系。
而對于英國和法蘭西的條件,木戶文生基本也是清楚的,其實他也明白,在這方面,所有的東方國家都占了帝國的便宜。就比如,暹羅在驅逐法國勢力之前,法國就擁有暹羅的片面最惠國待遇。但現在,這種片面的,只對一方有利的條款是不存在的。
日本完全可以要求擁有對等的權力,英法一點辦法都沒有,畢竟東方是帝國的勢力范圍。
“英吉利和法蘭西的條款里,會有一條,雙方的船只可以在對方國家的港口停泊、修理和補給。這一條,西部各藩可以答應,但一旦簽署,就開始反對,這樣,中國也會跟著反對,幕府與中國的關系會更為惡劣,這對西部大名有利,也是薩摩藩主愿意看到的局面。”木戶文生說道。
武雄隆永點點頭,記下這件事,但仍舊問道“這內在的關系是什么呢,學生回去之后,還是要向藩主匯報的。”
木戶文生說“其余的船只補給,是雙方互相給對方便利,但有一種船不行,那就是捕鯨船。這些年,帝國與歐洲各國在漁業上的糾紛越來越嚴重,在捕鯨上同樣如此。”
漁業糾紛是現在帝國與西歐各國的主要糾紛,英、法、荷蘭和丹麥四國都牽扯其中。這是因為,魚在歐洲人的餐桌上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鱈魚,而歐洲人捕撈鱈魚主要有兩個漁場,北海漁場和紐芬蘭漁場。
以往,紐芬蘭漁場是英法在爭奪,但現在不同了,墨西哥以北的北美大陸已經全然落在了帝國手里,帝國也一直以發展捕撈業促進帝國百姓向北美移民,而歐洲鱈魚價格越高,帝國漁民的利潤也就越高,對帝國移民北美的推動力也就越大。
因此,帝國不允許歐洲國家在北美東海岸捕撈鱈魚,這一歐洲人的傳統漁場已經丟失,在東海岸發現外國漁船,一律逮捕。
可問題在于,在大北方戰爭中,帝國還通過支持瑞典的方式,獲得了一些歐洲領土。瑞典人迫使丹麥把冰島和法羅群島割讓,然后又用這兩個島嶼向帝國抵了一些軍售債務。
這意味著,歐洲北海漁場,帝國也分一杯羹,而在那里,帝國完全沒有基礎,總不能為沒有什么既得利益的地方部署一支艦隊吧。
因此,歐洲各國到帝國海洋范圍內捕撈的事情經常發生,因此帝國希望通過立法來保證權益,推動領海線是十二海里,和二百海里專屬經濟區,而這被歐洲各國抵制。
捕鯨業也是如此,現在的捕鯨船都把爐子放在了船上,往往一出航,可以一年乃至兩年都在海上工作,只不過隨著船員要求待遇提高和使用蒸汽機等動力,這些捕鯨船需要靠岸補給,如果日本放任這些船在其境內補給,豈不是說歐洲的捕鯨船可以在太平洋上捕鯨了,而這恰恰是帝國所不允許的。
武雄隆永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日本如果為英法補給點,那就是在中歐漁業爭端中站在歐洲人那一邊,誰同意,誰就被帝國所仇視,這個黑鍋,當然是幕府來背了。
而薩摩藩這些年也參與捕鯨業,顯然,薩摩藩也不希望歐洲的捕鯨船到北太平洋上來。
“好的,木戶先生,你的教誨,我會如數告訴藩主的。”武雄隆永認真回應說道。
木戶文生則是提醒道“武雄君,此次英吉利和法蘭西派遣艦隊東來,帶來了軍事代表團,你應該主動申請接觸一下,我想島津殿下應該不會拒絕你這樣有上進心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