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病急亂投醫,可并不一定有成果。
整個帝國四十四年,李昭譽的主要精力都是忙于東方同盟會議的事,歷時九個月的會議最終在新年到來之前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政治軍事性質的同盟,東方集體安全同盟宣布建立,因為細節上爭吵很多,東方經濟合作會議卻只是搭了一個框架。
東方同盟包括了中國、安南北越、廣南南越除湄公河三角洲部分、真臘除去三角洲的柬埔寨、暹羅泰國、南掌老撾、緬甸、阿拉干王國緬甸若開邦、莫臥兒帝國印度半島東海岸和孟加拉、馬拉塔帝國半島西海岸等東方主要國家,以及南洋和次大6的十余個大大小小的蘇丹國。
日本這個有潛力威脅帝國的國家、馬打藍蘇丹國這類與帝國存在爭端的國家被排除在東方同盟體系之外。
皇宮,御書房。
“東方同盟條約簽訂這件事辦的著實不錯,昭譽啊,要給你記一大功才是。”在御書房里,李君華放下了手中的報紙,對李昭譽滿是鼓勵。
“皇上,孩兒只是盡心,倒是南掌王子溫洛,出力著實不少。”李昭譽認真回應說。
李君華輕輕點頭“這個溫洛著實不錯,人也聰明,既為南掌謀取利益,也照顧了帝國的利益,人也得體,朕會好好嘉獎他的。”
“那孩兒替溫洛謝過皇上。”李昭譽說。
李君華點點頭,對一旁品茶的李君威問道“老三,按照你的規劃,東方同盟體系建立后,帝國就可以與歐洲各國談國聯建立的事情了,但這東方經濟合作協議還未簽訂,你說是不是要緩一緩。”
在國聯的問題上,李君威拋出了班級論,將東方同盟體系視為班會,把國聯視為學生會,李君威堅持,只有班委會建立,并且順利行使權力,才能參與學生會的事務,這樣可以團結東方,對付西方。
只不過,東方同盟這個班委會的籌建出了些差錯,原本李君威計劃先經濟合作,再談軍政同盟,他以為軍政同盟要考慮方方面面,所以要困難一些,可他也沒有想到,東方同盟體系的國家對軍政同盟很容易接受,倒是在經貿合作上斤斤計較個沒完。
“倒是不用緩,國聯主要還是政治合作和軍事對抗,經濟合作沒有基礎。”李君威放下了茶杯,老實說道。
李君華說“那翻了年,讓昭譽主持國聯這項事務吧,現在看來,這個孩子在外交層面,還是挺有些天賦的。”
“他還是年輕了些。”李君威想了想,沒有立刻支持。
聽到這里,李昭譽說“是,皇上,孩兒年輕,經驗不足,而且對歐洲外交與東方體系的外交完全不同,說到底,東方同盟如此順利,主要還是太上皇和皇上打下的基礎,孩兒也只是把藩屬國的朝貢體制,變成了平等的同盟體制罷了,倒也沒有什么化腐朽為神奇。
而歐洲各國盤根錯節,與帝國關系也很復雜,既斗爭又合作,孩兒擔心控制不了局面。”
李君華說“也沒有讓你控制局面,只是參與國聯創辦罷了。”
李君威把話接了過來“國聯和東方同盟不同,東方同盟是帝國控制東方秩序的主要舞臺,也是帝國屹立于世界之巔的基本盤。所以這個體制必須平等,要照顧各方的利益,促進帝國與這些國家的合作和深入交流。
但國聯就不同了,本質上,國聯就是給世界上主要大國一個吵架的平臺,吵架嘛,找個大家都愿意去的地點,然后定一些規矩,避免把吵架變成打架就可以了。”
“這似乎沒有那么簡單吧,父王。”李昭譽可不信自己老爹的話,當初讓他參與東方同盟會議的時候,也只是說協辦,但是搞著搞著,李君威當了甩手掌柜。
當然,李昭譽經歷這件事,成長了很多,但這怎么說都是在國內,國聯的談判可是要到國外的。
李君威說“當然沒這么簡單,在東方同盟會議中談判,你要謹小慎微,但在國聯之中談判,就簡單的多,帝國不吃虧就行。怎么能不吃虧呢那就是創造一種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制度,只要帝國想壞別人好事的時候,能壞了別人好事就行了。”
正如李君威所說,東方同盟會議的談判更為復雜一些,經貿合作之中的斤斤計較暫且不說,畢竟到現在還沒個結果,就只是軍政同盟的談判中,李昭譽也要謹慎。
表面上,東方同盟是平等的政治軍事同盟,但是實際上一點也不平等,這種不平等是對帝國這個同盟體系內唯一的強國大國來說不平等,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東方同盟建立之后,中南半島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把裁軍列入了國家政策規劃之中。
反正大家都加入了一個同盟,既有同盟條約限制,上面也有帝國鎮,打是打不起來了,索性軍隊規模縮小,主要職能轉變,從向外擴張或者對外防御,逐漸轉變成對內鎮壓。
但是帝國方面不能裁軍,非但不能裁軍,甚至還要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