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承搖搖頭“不,高喬人只能在這里建立一個國家。”
李昭承在地圖上畫出了一片區域,這片區域位于烏拉圭河中上游地區,然后向北部各個方向延伸。
“可是高喬人怎么會向這里聚集”東方誠完全不能理解這一問題。
李昭承說“就跟毛驢拉車上坡一樣,有人前面拉,有人后面推,有人屁股上打,三管齊下,就做到了。當然,總歸免不了有許多漏網之魚,這并不是麻煩,只要高喬人在這片土地上,人口占據絕對的劣勢,那么這片大草原,帝國也就吃下了。”
“迪瑪利亞是那個牽驢的,負責拉,對嗎”東方誠感覺李昭承這個比喻非常有趣,他略作思索,問道。
李昭承點頭“當然,如果迪瑪利亞做不到,我們還可以找另外一個迪瑪利亞。”
說起來,高喬人的經濟是非常單一的,尤其是偏遠地區的高喬人,就是游牧民族,一切的經濟生活都與牲口掛鉤。理論上來說,牛羊牲口渾身都是寶,羊毛、皮子、牛角,以及牛羊肉。
但這片土地相對來說實在太偏遠了,又沒有暢通的交通運輸條件,本地的市場根本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牛羊肉,而牲口這種東西,在周圍幾千里都不缺。
在潘帕斯草原上,生存著以百萬計數的野牛,都是歐洲人帶來的,跑到野外成為野生的牛。而在美洲和非洲也是如此,比如加勒比海地區,往往隨意找一個島,把一群母牛和公牛扔上去,就能對這片島嶼上的牲口進行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早期的海盜就是靠干這個起家的。
而肉類的低成本保鮮到現在仍然是無法解決的問題,活著的牛羊運輸同樣如此。
因此高喬人只能出口牲畜身上的附加產品,理論上有羊毛和牛皮,但實際只有牛皮。
原因在于,羊毛是歐洲本地能生產的,現如今歐洲普遍實行貿易壁壘,對羊毛進口很少,而帝國的也同樣如此,南非地區的紡織業可以從巴西采購棉花,那是因為棉花這類商品帝國無法自己完全滿足,但是羊國首先要保證澳洲兩個行省的畜牧業。
而僅僅依靠牛皮的出口,是無法讓高喬人富足的,所以在帝國統治南美地區后,越來越多的高喬人向著農耕轉化,成為帝國移民的附庸,而迪瑪利亞在李昭承的支持下,其實已經獲得了烏拉圭河這片區域的棉花種植園的開發權,這足夠改變一個民族的生活環境。
更富裕的生活,自然會牽動更多的人前往,迪瑪利亞過的越好,對高喬人也就會有更多的吸引力。
至于在后面推和鞭打的一方,自然是海外事務部的南美局負責。
高喬人的經濟靠牛皮,那就對牛皮下手,降低其利潤,高喬人的一應對外所需,都要走帝國的港口和商路,增稅就能提高其生活成本,生存的成本提高,賺取的利潤降低,會促進更多的高喬人另謀出路。
“二公子,這已經超出了您的權限,至少您從申京出發的時候,皇上沒有對您提出這樣的要求。”東方誠說。
李昭承呵呵一笑,并不在乎“沒事找事可是我們裕王府的光榮傳統呀。”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