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帝國與英法一樣,都已經在國內完全實現或者正在實現廢除奴隸制,法國在法國大革命之后,就已經開始廢除農奴制,而且已經接近完成。但區別在于,帝國在海外政策上,也已經廢除了奴隸制。
帝國的任何海外領地都不存在奴隸制度,只有類似非洲開發公司還在實行部分的奴隸制。但英法兩國在海外殖民地的奴隸制度正處于最高潮,英法處于資本最原始的積累狀態,其在非洲西海岸大規模殖民,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獲得當地的農奴,賣到位于美洲的各國奴隸種植園,奴隸種植園所生產的一切,也都可以為英法的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當然,薩里也清楚,所謂的道義問題,僅僅是李昭譽的一種威脅罷了,帝國不會真的這么做,一旦這么做了,國聯不僅不可能建立,帝國還會與英法西三國進行全面的全球對立狀態,而這對雙方都是不利的。
別說李昭譽沒有這樣的權力,就算是他的父親李君威,亦或者帝國的皇帝,都無權把帝國推入這樣一種規模的戰爭中。
可薩里更清楚的是,李昭譽只是不會做絕,他完全會這么做。所謂的道義問題,其實就是帝國抱著一個馬蜂窩站在了英法身邊,若是這窩馬蜂炸了,大家都不好受,英法可能會死。但如果只有一兩只馬蜂飛出去來,肯定會對英法下手,這樣會讓兩國很難受。
一邊是無窮無盡的麻煩,一邊則是以法國的自私換取利益,進一步山窮水盡,退一步海闊天空,薩里不會有其他的選擇。
“伯爵,我認為你應該聽從王子殿下的建議。”威廉王儲在一旁說道:“他只是把你和你的國家推向有利的方向。”
“可是這回造成我們與英國、荷蘭之間的隔閡。”薩里伯爵說道。
“你又不是英國人,也不是荷蘭人。”威廉王儲笑著說。
薩里伯爵義正言辭的說道:“那是法國最堅定的兩個朋友.......。”就在李昭譽認為這個家伙要拒絕的時候,卻不曾想,薩里伯爵只是在裝腔作勢,他緩了緩,說道:“所以,得加碼!”
政治的秘訣就在于妥協,這一點李昭譽自幼就很清楚,既然薩里提出的條件,那么就有的商量了。
“你想要什么。”李昭譽主動問道。
薩里伯爵說:“我們要熱那亞在北非的殖民地。”
“我們?”李昭譽注意到這個特殊的詞語。薩里伯爵點頭:“是的,我們,法國、英國與荷蘭。”
李昭譽略微思考之后說道:“那不是帝國的東西,我無權給你。”
薩里伯爵說:“你只需要保證當我們吞并那塊殖民地的時候,貴國不會參與其中就行了。”
李昭譽依舊搖頭:“不行,熱那亞是我們的朋友,帝國不能做出出賣朋友的事。”說著,他指了指一旁的威廉王儲,笑著說:“我懷疑你在挑撥離間,當著我朋友的面讓我出賣另外一個朋友。”
而薩里伯爵根本不在乎這些,只是說:“不需要任何官方的聲名、條約,我們只需要你的承諾就可以。”
“就這么簡單?”李昭譽動心了。
“就這么簡單。”薩里伯爵再次確認。
李昭譽說:“好,我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