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還未亮,母女二人便出發進宮了。
在秦悠然的記憶里,母親極少參加宮里的宴會,今日見她官服加身,頭戴冠釵,恍然間讓她想起了兒時有一次父親沙場凱旋歸來,皇帝要論功行賞,母親也是這副著裝打扮陪著父親一起進宮領賞的。
只是這次,再次見到母親這般盛裝,卻是為著陪她一起去負荊請罪。
思及此,秦悠然心頭莫名浮起一絲酸楚。
回想上一世,她嫁入東宮不久后,有一次邊國動蕩,敵軍突然來犯。原本上陣殺敵乃是兵家男兒的份內之事,然那次邊關戰事卻連連告急,朝中文武大臣舉足無措之際,有位大臣在議政時嘆了聲氣,說“倘若秦將軍還在,敵軍定不敢如此囂張。”
因著他那句話,母親竟義無反顧披甲上馬,自請旨意,帶兵上場殺敵。
雖是上輩子的事情,然于秦悠然而言,不過也就幾年前的事。
至今,她依然記得那日母親出發前跟將士們說的幾句話“秦家的男兒是好男兒,秦家的女兒亦是好女兒,大將軍不在,我們亦可上陣殺敵。此戰,不勝不歸”
到最后,那場戰爭是勝利了,然,母親卻再也未能從戰場上下來。
秦家戰功赫赫,可最終,又換來了什么
因著那場勝仗,太子蕭駱在朝中穩住了跟基,卻也因此引來了宣帝的不滿,于是暗地里卻對太子陣營的幾個京中要員進行大換血。
將軍府因著秦夫人的去世,也徹底失了主心骨,不日之后,將軍府落敗,府兵秦影衛解散,成員四處被人暗殺
思緒游離之際,馬車外邊傳來車夫的聲音“夫人,到了。”
馬車不能進宮,母女二人只能下車徒步進入皇宮城門。
秦夫人已過六旬,然今日步伐卻堅定沉穩。
秦悠然雖不知此次進宮將要面臨著什么,看不到母親臉上的表情,不免心疼。
腳下不由加快,追上母親的同時,她伸手扶住母親。
秦夫人察覺到她的動作,一只手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無事,有母親在,不必害怕。”
因著今日有早朝,等早朝結束,直到巳時,宣帝方才接見。
昨日秦悠然抗旨拒婚,大抵是怕丟了皇家的顏面,這件事情竟然被瞞了下來。今日早朝,竟還有官員因著這場姻親跟宣帝表達慶賀。
宣帝雖表面波瀾不驚,可心里早就氣急敗壞,就等著秦家母女主動來跟他解釋原因了。
“秦悠然,朕念你自小與太子相識,又是功臣之后,且不先論你昨天抗旨拒婚之罪,你且告訴朕,為何又不愿嫁太子了”宣帝問。
秦悠然跪于殿內,朝上方宣帝鄭重其事行了個大禮,道“皇上恕罪,臣女是念及父親兄長長眠地下,尸骨未寒,不忍丟下母親獨自一人。”
這個借口是前一晚母女兩人便商量好的。
畢竟這門親事幾年前就定下的,先頭秦悠然一直追著太子跑,全平京的人都知道她愛慕太子,甚至連“此生非蕭駱不嫁”這樣的話她都說過。倘若要悔婚,沒個上得住腳的理由還真說不過去。
偏偏皇家的婚事不好退,如此一來,母女二人也只能劍走偏鋒,捏些莫須有的事情來搪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