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她察覺到了什么,墨筆停頓,看向門口“怎么了”
李伯走了進來,將一份線報呈上“公子,這是魏國傳回來的最新消息,還需您過目。”
若是尋常小事,李伯不會來找她。
顧瀾心中升起一抹不祥的預感,接過線報看了起來。
“臨安王暗中發動汴都政變失敗,其汴都余黨被魏君濯率領宿衛軍一掃而空,至此,臨安王只能孤守臨安及其周邊三城”
半晌,她看完了所有內容,喃喃自語。
臨安王,自然是元朗本人。
元禎駕崩后,他并沒有稱帝,而是打著先帝乃是被大將軍和皇貴妃害死,自己身為太子,要為先帝報仇雪恨的旗號,一直在臨安收斂支持元氏皇族的臣子,也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勢力。
“元朗真是飄了,他怎么敢發動政變的,這下好了,不但困守臨安成了光桿司令,連汴都內支持他的余黨,也被魏君濯順藤摸瓜殲滅個干凈。”
李伯說道“這線報上還說,臨安王政變本來策劃的天衣無縫,卻沒想到關鍵時候,魏國太傅忽然倒戈,他們這才吃了大虧。”
顧瀾放下手中毛筆,姿態慵懶
“世上沒有天衣無縫的計劃,事后來看,很明顯是魏君濯主動賣了個破綻,就和二皇子勾引太子對其下手一個意思,只不過,魏君濯的做法可能更為高明,他引誘元朗主動出擊,于是,汴都內不安分的因素徹底被清掃,元僉的帝位也穩固了。”
李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即詢問
“那公子,咱們還幫元朗嗎”
當初元朗在離開燕國前,主動將他知道的,所有魏國在大燕的情報網都送給了顧瀾,她也就賣他人情,就讓侯府在魏國的暗堂,于暗中配合他,給他些他們境內的情報。
然而,元朗屢敗屢戰屢戰屢敗,事實證明,原書中魏氏姐弟在魏國只手遮天是有原因的,元朗是真的斗不過人家。
“同窗之誼已盡,是他自己不爭氣,不管了,”顧瀾瞇起眸子,“我擔心的,卻不是這個。”
李伯疑惑的問“公子擔心什么魏君濯跟元朗鷸蚌相爭,我們大燕是漁翁得利。”
顧瀾搖了搖頭“你沒有聽過一句話。”
“什么話”
“一位偉人說過,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而現在魏君濯已經把魏國打掃的差不多了。”
她擔心的是,魏君濯解決了元朗,騰出手來,會重新對大燕動手。
如今情況和原本的劇情不一樣,原書里,魏君濯跟容珩一直在南境打得不可開交,打了幾百萬字的仗,也不能怪她跳章,又恰逢魏國內部出現各種復雜情況,魏君濯才無奈退兵,兩個簽訂的,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和平盟約,容珩也因此得以回京。
但現在,魏國不過是發動一次突襲失敗,發動一次圍城失敗,又發動一次遠征失敗,在鄞州外損失的那所謂十萬大軍,還都是魏國國內反對魏君濯的勢力。
魏國遠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就有卷土重來的可能。
能不能打得過燕國是一回事,打不過但還會一直努力嘗試,是另一回事。
李伯蒼老的臉上浮現出幾分凝重,他沉思了片刻,小心翼翼的說
“或許是公子太過小心了,臨安王還未徹底解決,戰事也剛過去幾個月,魏君濯怎么可能再起刀兵呢”
顧瀾看向他“李伯,你這話一出來,我就知道魏君濯大概又要攻城了。”
好端端的立什么fg
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