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家被平反,昔日的平南軍已經在南境重建,由恢復了本名的肅翊,也就是蕭翊統領。
從此以后,大燕再無蕭姓不可從軍的規定,而這支重新組建的平南軍,牢牢地掌控在昔日平南侯外孫容珩的手中。
敬完香后,容珩走出蕭家祠堂,和顧瀾一起回到了定遠侯府,念夏則留在蕭家故居附近,她想在這里居住一些時日再離開京城,和杜常寧一起云游四方。
容珞十五歲時蕭家覆滅,在這之前,她曾在外祖父家宅中度過一段年幼時光,她對蕭家的感情,比容珩更深。
至于容珩的湘王府,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修好了,他卻遲遲不樂意搬進去,導致朝野上下流言蜚語各種傳播,都說這是湘王想登基為帝住進皇宮的暗示。
只有容珩身邊的人才清楚,王爺分明是整日賴在步蓮齋的小院里,每天和小侯爺無差別秀恩愛
兩人走到侯府門口的長街時,聞到一陣清幽的玉蘭花香。
又是一年盛夏,滿樹玉蘭花皎皎盛開,如流風回雪,香氣宜人。
夏風吹拂起眼前之人月白色的衣袂,容珩輕吻著顧瀾的唇瓣,低語道“瀾瀾,嫁于我吧,可好。”
玉蘭花瓣盤旋著落下,顧瀾伸手接住,攥在手心,輕輕地回吻。
她輕喘著,不服輸的道“娶。”
容珩彎起眸,點頭“娶也好。”
九月末期,丞相陸秉心等文武百官,第二次聯名上表,請湘王容珩登基。
然而,容珩再次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事不過三,到了第三次,朝中官員徹底相信,容珩,是真的不想登基。
同時,以顧小侯爺和長樂郡主為首的大燕軍方,則三天兩頭上個奏,寧安公主真是德才兼備,人美心善,湘王在旁邊撫掌附議。
他們也不瞎,知道顧小侯爺此舉的含義,是扶持寧安公主。
公主不聲不響,穩坐釣魚臺,有空沒空在京城百姓間露個面。
時間久了,全京城都知道先帝還有一位賢能出眾的公主存在,而這大燕皇帝究竟誰做,只要能是位賢德帝王,是男是女,與他們也沒有太大關系。
不管是懲治容祁淳與容祁俊兄弟倆的事情,還是在京城被叛軍圍攻時候,或者是在日常處理政事上,容妙嫣都表現出毫不遜色于男兒的氣度與能力,即使是最瞧不起女子的迂腐老臣,也不得不承認,公主遠勝過其他任何有資格繼位的人選。
又拖了半個月,終于,容妙嫣在文武百官的共同奏請之下,水到渠成,登基繼任為帝。
秋高氣爽,日光高懸。
九成玉階之上,容妙嫣身著天子玄色繡金龍帝服,金鉤玉帶,青絲束起,雙眸睨視著眼前的河山萬里,一舉一動,透露著萬千威儀。
她環顧百官,恍惚間,眼前浮現出孝景皇帝的影子。
容妙嫣無聲的說,父皇,朕,永遠不會成為你。
身為丞相的陸秉心上前,大聲道
“孝景皇帝駕崩以來,大燕無君已久,是以天命不可以辭拒,神器不可以久曠,羣臣不可以無主,萬機不可以無統,今日遵大燕之祖制,謹擇元日,再立新君。
大燕子民,諸位臣工,隨本相朝拜新君。”
說完,他第一個對著容妙嫣伏跪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