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可都是不吃香的,哪怕是你主動投靠的新東家也不會給你什么好臉色,甚至是對利用完之后將你棄之如敝履!
這就比如是《三國演義》里的那些著名叛徒——許攸就是在取得勝利之后以一種非常草率的方式就沒了,也不知道這背后有沒有曹操的暗示,因為許攸雖然也是一個有能力的謀臣,但是他主動背叛袁紹的理由讓曹操覺得動機不足,所以就被懷疑到了本性有問題。
你今天可以就是這么輕易的背叛袁紹,那么之后會不會更加輕易的背叛我呢?
當然了,投靠曹操手下的人之中也有幾個運氣比較好的存在,也就是在白門樓綁了呂布的侯成等人,他們作為呂布手下的八健將自然是深受呂布的重用,畢竟除了張遼和高順之外,呂布手下的武將就屬他們地位最高了,但為了自己的小命還是把呂布這個頂頭上司給綁了。
而侯成等人在這之后就沒有了消息,估摸著要么是不被曹操重用,隨便丟去什么地方當富家翁,要么就是被曹操或者曹操手下的某些人給悄無聲息的解決了,畢竟侯成這些叛徒可真的是為了自己的小命而選擇了背叛,比起許攸還有所不如呢。
所以大部分主動投降的叛徒,他們在新主公的手下基本上都是不得重用的,甚至可以說是能保全自身就已經很不錯了,因為有不少人都被卸磨殺驢。。。沒辦法,誰叫古時候的人還是非常看重“名”字的,尤其是這身后名。
因此像陳宮這些誓死不從的忠義之士,哪怕是作為敵人也會對其佩服不已,甚至是受到傳頌。
所以到了后來,你就算是想要投降,那也得找一個合適的理由來投降,總之就是不能上趕著去投降,這樣不僅可以保全自己的名聲,而且還更有機會受到新主公的重用。
畢竟對于這些當新主公的人來說,主動投靠自己的人除非是真有很強的能力,否則用起來就是有一點不得勁,而那些費了自己很多功夫才成功招降的人物,那就是用的太舒坦了,哪怕這些人的能力也很一般,但就是會覺得很好用。
這可能就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吧,因為求而不得才會讓人覺得自己沒有得到的那個人才是最好的,甚至是可以說哪哪都好,而并不知道自己真的和他或者她朝夕相處的話,會被這人身上的各種毛病給折騰的不輕。
所以才會有“七年之癢”這個成語,因為當你和一個人高強度的相處七年之后,就會知道這人并不是自己之前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于是就難免會覺得這人怎么看都開始不順眼了。
因此劉星就覺得自己和田青分別了一段時間之后,那也算是維持了兩人的感情,所以如果是真的要讓自己和田青一直相處到現在的話,恐怕是有可能已經分手了吧?
當然了,分手也有可能是自己的問題,因為劉星也知道自己有不少的小毛病,所以被田青給踹了也算是合情合理。
總之就算是最親密的愛人,那也得在某些時候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維持感情,這就像是兩只刺猬待在一起,如果靠的太近就會被彼此的刺給傷了。
總而言之,你如果要投降的話,那也得想辦法來提升自己的“本錢”,這樣才有可能受到重用,再不濟也能全身而退,同時還有機會保住自己的名聲。
所以在之后的主線劇情里,就算是有某些太守和城主想要舉城投降的話,那也會想辦法先做做樣子,只要對面的“敵軍”也看懂了自己的信號,跟著自己唱雙簧,也就是給自己準備一些臺階來下的話,那自己就直接借坡下驢,再來一個負荊請罪什么的,就可以在保全自己的名聲之后,還能夠保證自己的地位。
畢竟這些人之所以會選擇投降,那十有八九還是想要保住自己現在的位置,因為大部分人能夠爬到“太守”這個位置都已經是一輩子的事了,所以讓他們因為其他一些事情而離開這個位置的話,那肯定是會心有不甘的。
所以這些太守和城主在之后的主線劇情里,都是最容易投降的一群人,因為他們最想保住自己的位置,哪怕他們手下的皇子看起來很厲害,這架不住他們想要十五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