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人自唐朝起,就有賞墨的雅好,宋朝開始大行其道,名墨逐漸成為文人士大夫書案上的陳設、欣賞品,制作日益精良
這促使墨形成了一種美術門類,賞墨成為一種風氣,蘇東坡就有墨成不敢用,進入蓬萊宮的詩句,正是這種風氣的寫照。
到明朝嘉靖、萬歷年間,這種玩墨、賞墨之風更加盛行,開始出現成組成套的叢墨,裝飾圖案更是千變萬化,異彩紛呈
我送給爺爺的這叢墨,就出自明朝嘉靖時期,即便放在嘉靖當朝,這叢墨也是最頂級的貨色,可遇而不可求,難得一見
隨后的清朝,賞墨之風也非常盛行,比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御詠西湖十景十色墨,就是一組還算不錯的鑒賞墨。
之前提到的廷珪墨,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墨,也是迄今為止最貴的墨,出自唐代歙州,也就是徽州,由奚超、奚廷珪父子所制,名滿天下
說完墨的相關知識,再說說眼前這叢墨的價格吧,明朝嘉靖、萬歷時期的名墨,在古董藝術品市場很難碰到,一旦出現,基本都是天價。
眼前這叢墨如果出現在古董市場上,價格超過100萬人民幣應該沒任何問題,如果送上拍賣會,肯定還會更高,要知道,“
葉天正準備繼續往下說,卻被三個小家伙的驚呼聲打斷了。
“這烏漆麻黑的破玩意居然值100萬人民幣,玩古董收藏的難道都是瘋子還是錢多燒的啊“
“用價值100萬人民幣的名墨練習書法,爺爺,您太奢侈了,古代皇帝也就這待遇了吧“
“哈哈哈,沒錯,皇帝也就這待遇”
葉天大笑著說道,得意非凡。
欣賞完國寶級端硯,大家又把視線轉向了金絲楠木匣子里的另一件東西,那個同樣用紅綢包裹著長方體物件。
還未等葉天伸手將其從匣子里取出,琳琳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哥,這又是什么東西難不成又是一件國寶級古董藝術品如果是,那就太棒了”
“不用著急,你馬上就會知道答案,是不是國寶級古董藝術品,大家看過自然就清楚了”
葉天輕笑著說道,他并沒立刻揭曉答案,而是賣了個關子,繼續保留著懸念,這樣才有意思不是。
隨后,他就在家人關注的目光中,從金絲楠木匣子里將那件東西取出,輕輕放在了茶幾上,并開始拆解包裹著的紅色絲綢。
片刻功夫,這快紅色絲綢就被他解開,包裹在里面的東西隨之呈現而出。
這是四錠烏黑油亮、泛著紫光的墨,呈長方體,長二十厘米左右,摞在一起,安靜地躺在紅綢上,相得益彰
墨錠沒有包裝,本體直接呈現在大家眼前。
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墨錠上繪有圖案,上面兩塊繪制的是梅花和蘭花,清新淡雅、飄然出塵
隨著葉天將上面兩塊墨錠移開,平放在左邊,下面兩塊墨錠的圖案也呈現而出,繪制的是竹子和菊花。
這是一套梅、蘭、竹、菊四君子叢墨,是非常少見的觀賞墨。
除了爺爺,在場其余家人并不懂得欣賞名墨,但這叢墨依舊牢牢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讓每個人雙眼都為之一亮。
僅僅從墨錠上的圖案、以及隱隱泛出的寶光,大家就能判斷出,這四塊墨錠絕對來歷不凡,而且價值不菲。
再者說了,以自家小子的大手筆,拿來孝敬爺爺的東西怎么可能差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