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渾噩噩……
黑暗的意識中。
終于,光出現了。
周圍的景物漸漸清晰……
似乎是在一個很大的場館內。
畫面中心,一群人走了進來。
數十個華夏人,還有幾名氣質不凡的老外。
“尊敬的法藍西前總理閣下,請容許我跟您介紹,您現在所看到的,便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兵馬俑,這是1974年首批發掘的一號坑,坑內一共有8000多件兵馬俑,其中……”
一名戴著眼鏡,學者模樣的老者,指著下方的展覽區,滔滔不絕的介紹著。
旁邊,一位衣著干練的華夏女子,實時翻譯著兩人的對話。
為首穿著西裝的高胖老外,頗為興奮的說道:
“我大學的時候選修過華夏古代史,算是一個超級華夏迷,這次有機會來到這里,目睹大秦帝國的風采,真是備感榮幸!”
他一邊觀賞著,贊不絕口:
“我的天!這些陶俑精美得讓人難以想象他是2000年前的東西!秦始皇不愧是華夏的第一個皇帝,他真的太偉大了!”
“如您所言,秦始皇的確是我們華夏的千古一帝,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的一生,對華夏的歷史進程起到了深遠的作用……”
眼鏡老者耐心的普及著秦朝的歷史。
“朱教授,我曾經看過一本介紹華夏古代墓葬的書,上面說秦始皇的陵寢,非常的奢華,里面不僅有水銀做的江河湖泊,秦朝版圖,而且墓室的墻壁里,藏著非常致命的神奇機關,請問這是真的嗎?”
老外一副謙虛請教的紳士模樣。
“總理先生果然是博學多識,對我們華夏歷史了解頗深吶。”
眼鏡老者客套的笑了笑:
“您提到的這些,應該是出自華夏先賢“司馬遷”先生的《史記》中,對于秦始皇陵的一段記載。”
接著,老者一臉博學的念道:
“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駑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司馬遷先生怎么說的?”
或許因為翻譯官忽略了最后一段,老外一臉好奇的追問。
老者淡淡一笑,解釋道:
“簡單的概括,就是墓葬的規模非常宏大,深度差不多穿過了三層地下水位,里面如您了解的那樣,有水銀做成的江河湖泊,用機械傳遞輸送,還有能射殺盜墓者的暗器機關。”
“不過,雖然史記的記載,被后世多為認可,但由于我國對秦陵的挖掘,并未進入實際性的階段,所以并不能百分之百斷定以上的說法。”
老外欣然的點了點頭,又在一堆人的簇擁下,走了一圈,忽然又問道:
“教授先生,聽說華夏的帝王級墓葬中,通常會有一些超出現有科學技術的事物,比如亙古不滅,象征著永生的「長明燈」,我個人非常好奇,這種東西是否真的存在呢?”
聽了這話,老者微微苦笑:“總理先生真是個博學的華夏文化愛好者呢。”
“關于長明燈的傳說,在華夏古代的確有很多記載,但很遺憾,這種東西,就跟秦始皇追求的長生不老一樣,在邏輯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其實道理很簡單,當陵墓竣工,封土完成的時候,墓室內的氧氣不足,是不可能支撐長明燈的燃燒的。”
“實在太遺憾了,不過,也的確是一個讓人向往的傳說。”
老外微笑著點了點頭。
“總理閣下,咱們去下一個二號坑看看?”
“好的。”
就在一行人準備繞到出口時,會場所有的燈光全部熄滅,展覽臺一片昏暗,下面的兵馬俑坑更是漆黑一片!
“這是怎么回事?燈怎么滅了?”
老外一臉懵逼。
“應該是……照明設施壞掉了吧?很抱歉總理先生,讓您有如此不好的體驗,工作人員會迅速處理的,咱們先出去吧。”
朱教授和幾名當地要員,雖驚不亂,誠摯的道歉解釋著。
就在一行人轉過身,打算離開的時候,忽然一大片紅色的光芒,映襯在展覽臺的墻布上,光影搖曳不定!
“看啊!有燭光!”
一名華夏工作人員叫了起來。
眾人回過頭一看,只見兵馬俑坑的上空,出現了成百上千盞紅褐色的燭火,燭火均勻的排成兩列,看上去宛如古代的祭祀大典一般!
此時此刻,有工作人員用強手電,朝上空照去!